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短歌行教案五篇

短歌行教案五篇

来源:教案设计 时间:2022-06-22 10:10:14 点击: 推荐访问: 教案 教案优缺点评语 教案及总结

歌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短歌行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短歌行教案5篇

【篇一】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执教者:王艳丽 2018.10.16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矛盾复杂情感

 总结曹操诗歌缘事而发,慷慨多气的特点

2、分层鉴赏,通过诵读体会情感

3、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人生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说唱脸谱》导入。

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

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

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

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

(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

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

 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

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

师应作如下准备:

 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

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短歌、长

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

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②对酒当歌,当字理解。解释为“对着”,可以引申为听歌,唱歌。这是已然

发生的行为。解释为“应当”,是能愿词,表明放歌是希望发生的一种行为。

听歌时一种静态形象的呈现,与诗人内心涌动的丰富的情感不符;应当是一种

希望,无论付没付诸行动,都是将来时的一种表述;只有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

种现实中正在发生着的动作与诗人内在的情感互为表里。

③慨当以慷,意为慷慨。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时“当以”是

虚词,既然没有表义功能,用在这里在哪方面发挥了作用?(这是词语间隔用

法,当以无实义。慷慨意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现代汉语中有慷慨陈词一

说。用在此处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这里为何是慨慷与诗歌的叶(和洽,

和谐)韵有关。)教师安排学生对诗歌进行两遍对比诵读,通过读感受这一特

点。同时教师总结词句理解方法,从诗歌韵律形式入手理解词句。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为青色的您的衣领,让我心向往。曹操想人家的衣

服了?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用特征代整体。文化意蕴:周代学子穿

着的衣服,学子是有才能的人。同时该诗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这里

看出曹操对贤才的思慕之情。所以这里青青子衿句,就有了让我思慕的贤才

啊,我心中向往。此处从修辞和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儿发现美食,悠悠鸣叫。这

种景象和嘉宾云集奏乐宴饮,在情绪和情景上有什么联系?情绪上,鹿儿发现

美食,欢乐的鸣叫;宴会上奏乐喝酒,宾主尽欢。情景上,鹿儿性情温顺,喜

群居,发现美食必聚食;宴会上嘉宾贤主聚会。这种通过景象或情感上的联

系,引出诗歌后句的手法,在《诗经》中常用叫做“兴”。兴就是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诗经·周南·关雎》鸟儿的关关叫声,在鸟儿之间在

传达着什么信?

求偶。教师总结方法,从诗歌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⑥明明如月,理解为明明者如月,明明者指的是明亮的皎洁的东西,它和月亮

为复指关系,翻译时可译为明亮的向那月亮或者是月亮明亮。

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为田间小路。陌为东西走向,阡为南北走向。

枉为屈就,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辞,常可用枉临枉驾。用为虚词以。存,恤问

也。——《说文》;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

传》)这句的主语是谁?枉为屈就,常可用枉临枉驾。能用在自己身上吗?用

在别人身上,是敬辞。所以主语是别人。问候的对象就是我。相在这里不再是

表示相互意,而偏指动作一方我。例如: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⑧契阔谈讌,心念旧恩。“阔”为分离。现代汉语中有阔别家乡三十载之说。

“契”为聚合之意。此处用为偏义复词,强调契意,聚合。此处从语境语法入

手,揣摩诗意。

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此句中厌何解?厌为满足,准确吗?请同学们对照课

后注释,认真体会厌和辞之间的关联?结合典故,可知厌为辞意,指推辞,推

却,嫌弃。完整义理解应为山不厌土方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此处

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决,同时总结揣摩诗意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疑

问,多媒体展现成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修辞、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活动二、体会诗人情感。

 1、对词句疑难的推敲,帮助我们完成了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揣摩诗意。下

面我们进入诗歌鉴赏的第二个阶段,体会诗人情感。

 首先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思考,

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

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同学们找到那个词了吗?我们一起读出来,忧。好,请一位同学把直接体现

“忧”的诗句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般四

言诗,以几句为相对较为完整的表意单位?两句。所以我们读时应读六句。)

 教师明确:忧的是人生短暂,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落实将这种有的情感,落实到词上,哪些词体现了人生短暂之忧?

几何 朝露 苦多 难忘。简单划分一下这四个词,有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我们叫情语;有变现形象或物象的,我们叫景语。

这里朝露来表现人生短暂,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在古典诗歌中我们给它一个专有名称,比,以彼物比此物。

教师总结:酒与情感紧密相连,高兴时酒可以助兴,悲伤时酒可遣怀。酒的浓烈展示着情感的厚度。对酒当歌,抒发人生短暂的忧苦,一杯酒就把曹操忧苦的心境表现的更加厚重深沉。

八位同学能为大家有感情的诵读这六句诗?

2、诗人还忧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忧贤才难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表达对贤才难求的忧思。明月一定喻指人才吗?明月时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额一个意象,你还知道哪些借月抒忧的诗句?

这些望月抒怀的诗句中有思乡,思国,思故友,思情人,表孤独的。为何在这里,一定就是喻指人才,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曹操抒发情思的对象是谁?分别抒发了何种感受?

教师明确:上文中,曹操思的青青子衿是贤才;鼓瑟吹笙,宴饮的对象是嘉宾。下文中枉用相存的时贤才。所以这里曹操借明月不可掇拾,表达贤才遥不可及,无法延揽的忧思。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项具有多义性,对是个意象的理解要放到是个整体中去把握。

再来审视一下,曹操对贤才的情感可谓极其充沛:有对贤才的深切思念,有对贤才到来的欣喜和礼待,同时也有对贤才难求的忧思。在这里该如何把握呢?那种情感踩死曹操对贤主的主要情感呢?

教师明确:显示中贤才难得,所以忧是主要情感。因为难得,忧思难以排解,抒忧才会在想象中展现人才到来的情景,表达自己的喜悦。这是对忧的情绪的一种反向延伸。由此酒将曹操渴求贤才的心情表现的充分。

学生诵读中间十六句,注意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情语和景语。

3、一般来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为何同学们在自由诵读的时候却声音洪亮、情绪高高昂呢这首诗还表达了曹操心中的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理想抱负和志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下贤能的人才都归附我,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天下归顺。与这种统一天下的壮志相连的是曹操广纳贤才的胸襟。那两个意象能体现这种胸襟?山和海。山容万物,海纳百川,这种壮景把壮志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还有一个人的形象和曹操联系在一起,他是谁?周公。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曹操什么特点?

表现曹操要以礼来待贤才,展现了他为天下操劳,鞠躬尽瘁的能臣形象。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有感情的将这四句诗诵读一下? 突出气魄

4、这里还有四句值得大家探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种景象有什么特点?这里曹操在表现什么?

教师明确:特点,表现一种彷徨无依的处境。这是谁的处境?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事卒章显志。正是有建功立业吧,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所以才会一扫迁任书法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正是有壮志才会想到人生短暂,更应当抓紧时间延揽天下人才及早及快建立功业。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不屈从于命运和时势的抗争,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真豪杰大英雄的本色。何以解忧?只有壮志。

教师明确:到此是个鉴赏的第二个阶段就完成了,有感情朗读全诗。

总结:人生不满百,长存千岁忧。我们忧青春已逝,时光短暂;我们忧生老疾病,亲友故去;我们忧年轻时学业未成,中年时家庭事业不顺;但这些不足以让我们徒然喟叹,只要我们有壮志雄心,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请同学们齐声将课文诵读一边,在同学们的诵读中,我们结束了课堂教学,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大课堂中有大收获,大作为!

活动三、自我体验

《短歌行》是曹操发给天下贤才的一则招聘启事,假如你是贤才,其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以此为主要观点,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求职信。

【篇二】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组 刘雯莉

【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模块阅读鉴赏部分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本单元入选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代表诗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该时期诗歌类型、风格及代表性作品,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阅读诗歌的技巧,为以后深入研究唐诗宋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短歌行》属于略读课文,但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都独具特色。总体来说,本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的独特充沛:为人生短暂而慨叹,为人才难得而嗟伤,为天下未定、功业未就而忧虑。但情绪有高昂有低落,感伤却不消沉,雄浑而细腻,忧虑而豪壮,展示曹操一代枭雄不同寻常的心胸肝胆。另外在手法上,曹诗自如的运用典故和比兴来表达感情,都属于品读可以切入的角度。

【学生分析】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学生对这篇诗歌背景多少有些了解。初中又学了《观沧海》、《龟虽寿》,对曹操及他慷慨激昂的诗风也有初步的把握。另外,通过第二单元学习,学生对四言、五言诗的形式也比较熟悉,基本能识别、赏析比兴的手法。

还有,当代青年学生,大都有长远志向,但在现实的压力下,时常会出现动摇、彷徨、迷惑甚至遗忘。本诗是一代枭雄以激昂豪壮的心态面对“壮志未酬”之“忧”,以开拓进取的行动应对“人生苦短”之“忧”的形象展现。可以引导学生以此思考,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新课标)。

【教学设想】

根据如上分析,确立本课的核心任务时,备课组将教学的核心任务落在了对曹操“忧”及“忧”的特点——“壮”的品读和思考上。

由于是一个课时,所以本堂课首要目标是品读诗歌文本,对诗歌本身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个方面就设计诗眼“忧”来贯穿,引导学生自己品读,把握感情起伏。

第二个教学目标当然就是品析《短歌行》中体现出来与常人不同的忧——忧得“壮”,“忧”得催人奋进。诗歌品读感悟能力的提升就体现在能分辨、品鉴不同诗作者的不同风格,把握诗人、诗歌的特点,那么在这首诗里如何体会曹操不同常人的豪情?我筛选了几个其他诗人抒发壮志未酬的“忧”的诗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体验曹操“忧”的独特风格。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短歌行》激昂慷慨,朗朗上口,品析和诵读是相互促进的,本课计划创设情景学生朗读,自己品读、评价经典诗句,对比鉴赏阅读,教师范读、指导品读来实现。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并诵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2、感受曹操在诗中所抒发的“忧”及其实质,进而体验曹操忧而豪壮的特殊情感

3、体验曹操为实现志向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验志向与现实的关联。

【教学重点】品析曹操的“忧”及其特点

【教学媒体】PPT课件

【核心任务】诵读《短歌行》,品析曹操的忧思之壮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一、导入: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其中有一个怎么也不会被淡忘的人。他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后世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他就是——曹操。我们对曹操都应该不陌生。大家用一两个词来总结对曹操的印象?

背景介绍: 话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扫平孙刘势力。我们设想一下,当时曹操的心情?
(紧张、焦虑、期盼、担忧、欣喜……)大战在即,忧心忡忡;但毕竟手握重兵,挥鞭断流,豪壮之气溢于言表。

据说大战前夕,一晚,皓月当空。曹操宴请文武众臣。酒至酣处,忽然望见乌鸦往南鸣飞而去。时年五十三岁的曹操有感而作《短歌行》。我们今天就来读诗,品析曹操的忧心之壮。

二、板书核心任务:诵读《短歌行》,品析曹操的忧思之壮

解决问题:

一、 诵读:

(一)诵读指导:全诗按八句一节共四节,每节共四章,每章两句。注意分清章、节、句

(二)全班诵读,找诗眼。落实诗眼为“忧”。筛选:几次出现?是哪几句?

二、 品析情感:

(一)品“忧”:

曹操这诗里的诗眼是“忧”。他忧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品读,结合文本概括诗歌里反应出来曹操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担忧?

明确:A忧人生易逝。(板书)

1、哪一部分读出来的?2、 对酒当歌,本该狂欢,为什么突然生出这种担忧?结合年龄分析。事未竞,人已衰,情何以堪!所以,这个担忧的实质是统一志向在有生之年难以实现,功业难以成就的忧。3、忧而无解,怎么办?喝喝,气势豪迈4、请一生读

B忧人才难得。(板书)

品诗句:1、勾划表达“人才难得”的忧的章句?2、读出来。补充。3、这三个句子能不能用相同的语气读?(提醒句式)感情是递进的,一句比一句忧得深沉、激越。4、除了忧,还有鼓瑟吹笙、契阔谈宴,是写的什么场面?5、想象中宴饮,畅谈,情感又怎么样?(融洽欢悦)6、那曹操说到人才难得的时候到底是忧还是喜?表面看是悲喜交织,内心还是忧 7、我们读,就要读出他的情感。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听,交换,交流。8、女生情感更细腻多变,全班女生读。

析原因:读出了跌宕起伏。曹操情绪大起大落直接原因是(人才不来的煎熬、纠结,渴求得神思恍惚了)。深层原因是人才不够,统一志向难以实现。三国群雄角逐,各方都想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典型例子。曹操赠赤兔马,三度发求贤令。

小结 :这两个忧实质都是功业未就的忧。(板书)

谈到功业未就,曹操忧归忧,但自有一代枭雄睥睨一世的胸襟。他是用哪一章诗句表达他的志向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对了,用两个阔大意象和名相周公的典故,气势怎么样?完全就是吞吐天下的霸气!那我们请男同学齐读,读出曹操的意气和壮志。

(二)教师范读。男同学确实要气势强大一些。我虽然是女老师,但也景仰曹公气魄和心胸,我也来读一读,大家指正!

(三)请一生诵读,读出情感。

三、对比鉴赏:

1、说到壮志,和它连在一起的通常是另外两个字,(未酬。难酬)耳熟能详,恐怕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你能举出例子吗?我也搜集了几句,请大家读读,品品。

2、投影,诵读。

A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学生品读、思考讨论:和上面的诗句相比,你觉得曹操的忧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分组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明确:A、忧的内容不一样

很多诗人更注重个人感受,个体命运。而曹操忧的是功业未就,天下未定。东汉末年,战祸连绵,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B对“忧”的表达不一样。 不是写绝望、凄惨、放诞、淡泊。

a忧人生短暂

欢歌畅饮之时,突然发问:人生几何!直接追问生命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这个问题跨越时空,蕴含巨大能量,震撼每个人的心灵。 苍凉有力。问而无解,来来来,喝喝喝!!旷达豪迈

b忧人才难得:

忽悲忽喜、可望不可即的纠结、煎熬把忧表达得深沉又悲越。

C忧功业未就: 披肝沥胆,用山,海的阔大意象,显示出自己虚心求贤,气势雄阔。

C面对忧的态度不一样

很多人选择的是隐居田园山水,选择逃避,或者及时行乐。一醉方休。或抱怨隐忍,无所作为。

曹操呢?求贤才、求统一、要吞吐天下,征服民心,他用一系列进取奋斗和现实抗争,实现了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完满,消解人生的短暂和虚无,这就是最高意义上的自信、豪迈!

(知人论世:1、时代决定。乱世出英雄,时代赋予了他壮怀。2、本人文治武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千年一遇!历史上像他一样政治军事文才甚至单人作战能力都很杰出的人,真的屈指可数3、纵横乱世,剿灭四方的经历。三方面相辅相成)

四、学生齐读:曹操曾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大家感受到他的不已壮心了吗??同学们,一起诵读,再一次向英雄致礼!

总结提升 曹操在这诗中反复写忧,实质上却给我们展现的是一肩扛起统一重任的慷慨,是救生民于水火,立功业于千秋的激昂,是低徊吟诵的深沉,是千古一问的苍凉,是统御天下的自信,是圆满人生的豪壮。经过我们对比,感受,相信同学们对这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我们再次诵读《短歌行》,能背诵的同学就试着背诵,把曹操的忧思,壮怀铭记再心!

反馈运用:

一、(投影幻灯片)教师布置反馈题目:今天,我们感受了曹操的志向和追逐志向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观照我们自己的志向。你的志向是什么?当你的志向遭遇现实挤压时,你是怎么对待的?或者将来你有什么新的打算?跟我们分享一下。请拿一张纸,写出你的思考。(建议:以四言或五言古体诗的形式或近体诗形式)

二、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核心任务: 诵读《短歌行》,品析曹操的忧心之壮。

诗眼 内容 实质 特点

人生易逝 内容: 天下、百姓

忧 功业未就 态度: 奋斗、进取 壮word/media/image5.gif

人才难得 诗风: 慷慨、激昂

【篇三】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二、重点难点

体味作者表达的“忧”而奋发、 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合作教学、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分钟)

同学们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打开课件第一页)

2、基础知识检查(2分钟)

请同学们温习课文,参照白板,检查学案基础知识练习题。

3、整体感知(3分钟)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注意倾听字音、断句。

解题:“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感知文本思路:这首诗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是哪一个?忧。

由此我们要思考作者:为何而忧呢?

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廷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初略感知作者有哪些忧愁?第一,人生苦短;第二,贤才难得;第三,功业未成。

4、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讨论得出的三种忧愁,一起朗读整首诗,判断诗中是否包含了这三种忧愁?朗读后提问:诗中是否包含了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成三种忧愁?

5、文本研读

一忧:人生短暂。作者在哪些句子中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忧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请同学回答:“朝露”有何特点?生命短促易逝。“朝露”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请二位同学回答)

“杜康”是什么意思,此处指什么,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酒,借代,杜康是造酒的人。

如何理解“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的主要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

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二忧:贤才难得

请同学一起朗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这一段。

请问如何理解“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明月”指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回答)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为直接抒情。

这四句运用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凸显诗人因为贤才难得的忧愁。

诗人是如何间接地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忧愁的?

第一,引用《诗经》成句。

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后引《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第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人才难得,这里写求贤不得。(已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诗意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

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高而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深而容纳众水,表明自己要怎么做呢?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第三,引用典故。

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而这正是诗人三忧“功业未成”的体现。(设问)

刚才所分析的引用前人语句和事例都是用典的表现,引用语句为语典,引用事例为事典。

6、背诵这首诗及知识拓展(单个背诵,再一起背诵)

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齐读诗曹操的一首五言诗《歌蒿 [hāo]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sì)还自相戕(qiāng)。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shī),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关东义士兴兵讨伐董卓,因各有打算,互相观望,最后至互相残杀。淮南称帝的为袁绍的堂弟袁术,袁绍则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7、思考练习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写在本子上,到展台上自己展示并讲解)

【篇四】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2、理解《短歌行》中表达的作者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政治情怀。
3、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以及从而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
1、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2、诗题“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可配乐歌唱。3、背景: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即赤壁之战发生之前,此时的曹操军力鼎盛,占地广,挟天子以令诸侯,气势无双。
三、诵读感知,读出“忧”情
1、听范读
譬pì如呦呦yōu子衿jīn鼓瑟sè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qiān三匝zā2、学生自由读后,一个代表朗读
(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缓慢。二层:期待。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四言诗,两两相隔;
品味鉴赏,何以写“忧”
提问: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的?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确: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补充: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
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确: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确:①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名句,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以周公自比,表明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文本研读
一忧:人生短暂。作者在哪些句子中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忧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二忧:贤才难得
诗人是如何间接地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忧愁的?第一,引用《诗经》成句。
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后引《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第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人才难得,这里写求贤不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诗意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
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高而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深而容纳众水,表明自己要怎么做呢?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第三,引用典故。
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三忧:功业未成
诗人在开始就感慨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特别着重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忧”----“功业未成”。为了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大业,诗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贤才。这使诗人最后的情感得到更多的表达。


【篇五】短歌行教案


教案

课题:短歌行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级1班
姓名:范晶
学号:20080141136
指导老师:戴前伦

2011年5月17日


短歌行
曹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掌握本诗中主要的艺术手法;理解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的忧患意识;体会诗人委婉地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以及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2.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用典的意义和作用。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2.探究意象法:赏析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3.点拨讨论法:以点带面,用诗眼统摄全文。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
同学们,古今中外谁跑的最快?曹操跑的最快,因为“说曹操,曹操到”。那同学们们知道这句谚语的出处吗?《三国演义》中讲到汉献帝被李傕与郭汜二人追拿时陷入险境,有人推荐曹操,说他有能力救驾,但是信使未出,联军就已经杀到。在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将李郭联军击溃。故有“说曹操,曹操到”。
曹操,应该是三国时期一个堪称英雄的人物,但是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易中天教授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人说也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从这首《短歌行》中来认识一下曹操,感悟一下他的人生理想。

(二)解题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东汉末年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常用乐府旧题抒发情感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他的诗歌诗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他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有《曹操集》。
2.建安文学:是盛行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一种文学流派。其代表诗人有曹操、曹丕、曹植等;建安诗歌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及杂言。建安诗歌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以及抒发个人的情感心志与理想抱负。曹操“颇有悲凉之句”,曹植“雅好慷慨”,造就了“慷慨悲凉”的特色。
3.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这一年冬天,曹操亲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扫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之战前夕,他和众部将一起狂饮,向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他看到乌鸦向南飞去,就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呤诵出了《短歌行》。
4.诗歌体裁:《短歌行》是歌行体。歌行体是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其形式自由、文辞铺展、篇幅不限,是用于宴会的歌辞。乐府又有《长歌行》,《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的记载,主要在于曲调和歌声的长短。《短歌行》一般是四言和五言的,《长歌行》一般是七言的。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的了解。
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本诗要求诵读,因此要多引导学生朗读,读的时候要把那种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诗歌的节奏是二二式。)
2.从原文中用一个字概括出诗歌的情感基调。从诗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三句概括出诗歌的情感基调就是“忧”。
(四)、赏析意象
意象即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中的意象主要有朝露、酒、鹿鸣、明月、乌鹊。
1.朝露:即早晨的露水,它象征时光短暂。朝露也是汉魏晋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曹植的“天地无终极,人命苦朝露”。汉乐府《长歌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酒: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酒一般都是用以抒发诗人的愁情,在这首诗中也是借酒消愁。
3.鹿鸣:引用《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天子宴请群臣以及民间宴请嘉宾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