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关于工匠事迹材料【三篇】

关于工匠事迹材料【三篇】

材料:汉语词汇材料: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奖励材料:2008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匠事迹材料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工匠事迹材料3篇

【篇1】工匠事迹材料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 工匠事迹材料6篇

【篇一】

**,**一车间细纱值车工,**年入厂。在细纱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14年。

一、强本领,苦练基本功

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肯吃苦、愿吃苦,一心钻研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了是自己进步的速度快,在入厂初期,她在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以外,还主动的向身边的熟练工学习,取长补短,严格训练。经过努力,进厂三个月就可以独立顶岗,创下了当时新员工独立顶岗的时间最短的好成绩。

能够独立顶岗以后,她并没有满足。看到身边的老员工技能水平比自己好时,她就每天加班加点的练习技能,向老员工学习。**年,正直春季操作比武大赛准备期间,车间各个工序的选手们都自觉地加班练兵。为了在大赛中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她也在加班加点的学习着,在一次练兵完成后,左手手指不小心戳进了玻璃,整个指甲都掉了,疼痛难忍。但是一想到离比武还有三天,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不能就此白费。她就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练兵,就是凭着这一股韧劲和倔劲,她终于在那次大赛中取得了单、全项综合成绩第一名,夺得**细纱操作的桂冠。同年十月,她又被利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年度利津县技术能手”。**年个人看台能力达到48台,创造了东营市纺织行业新的看台记录。

二、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精神理念

**不但看台能力比较突出,而且所看机台的风箱花等各项消耗同样最低。当其他员工都在关注个人产量的时候,**悄悄给自己制定了机台所纺品种产量0.9%的风箱花消耗控制标准。为完成这个自我设定的‘门槛’,**研究每一种细纱断头的最佳解决办法,经常请教设备保全机械运行原理,共同探讨怎样能够让设备运转更加顺畅,从而减少断头降低风箱花。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改善,**看台风箱花率由1.02%下降到现在的0.45%,极大的减少了落棉消耗并提升产品质量。

在**的启发下,现在公司细纱工序按照她的标准制定了细纱值车工风箱花控制奖惩措施,效果显著。掀起了全员关注产量、质量、消耗“三位一体”的思想理念,每班统计个人风箱花消耗,月底总评进行奖惩。较前期每月少产生2吨风箱花消耗,提升了公司整体效益水平。

三、付出总有回报

十几年来,**在**公司已经带出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徒弟。在她的努力下,先后被荣获**年公司“十大标兵”称号,“三阳之星”的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年度企业标兵荣誉称号,尤其是**年我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年度获得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荣誉称号。

【篇二】

**同志,男,38岁,**年3月进入**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现在长运公司从事**至**公车公营班线驾驶岗位,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不放过一丝安全隐患。在车厢服务时,他热心、耐心、视乘客为亲人,**年春运期间,他获得了广大乘客的广泛赞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为广大驾驶人做出了表率。政治上思想明确,要求进步**同志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将自己所学到理论带到实践中加以理解和运用,将满腔的热情奉献给热爱的客车驾驶事业,同时他还利用平时休息时间学习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并努力贯彻落实。在**年年8月全市道路客运企业驾驶员节能操作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工匠”的评选。第二届“**工匠”当选者均为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不懈的追求和精湛的技艺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作出了积极贡献。经市政府同意,10位“**工匠”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

牢记职责、安全驾驶

作为一名客车司机关键是要安全行车,他在行车过程中,他严格做到“四不”,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不酒后驾车;不强行超车,注意控制车速,保持中速行驶;他遵守客车行驶的规定,在相互会车时,做到“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转弯时牢记“靠左,鸣号,减速”等操作规定。他总是说:“几十条人命掌握在手里,我们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啊!”他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深知,行车安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利益,更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利益。

拾金不昧、品格高尚

他在从事客运驾驶工作中,扶老携幼的好人好事不知做了多少,但乘客却都记在心上。当车辆停靠站点时,好多乘客边上车边和他打招呼,“小王又坐你车了”,“王师傅好”。他的车上不少都是回头客,乘客们常说:“乘坐他开的车,有舒适感,有信任感,有安全感。” 他先后多次拾到乘客遗失在车上的财物,他都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一一查询,物归原主。

今天春运的一天,**车辆行驶到终点后,开始清扫车厢,突然一个黄金色的苹果手机映入眼帘,又是哪个乘客丢了东西,怕失主着急,**赶紧给车队打了电话,后失主打电话到车队询问该班车驾驶员的手机号码,才知道这个乘客丢失了手机,这名乘客是某工程部的负责人,手机里有很多重要电话号码,。失主拿回失物,非常高兴,主动拿了两条中华香烟元表示酬谢,被**婉言拒绝,并说“拾金不昧是我每个客运驾驶员应该做的”。大约过了一星期,失主送来锦旗一面,上面写到“拾金不昧品格高,诚实可信美名扬”。另外他还拾到乘客遗落的钱物、行李等都第一时间报告了车队,并主动还给了乘客,他为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被乘客称为贴心人。收到了乘客感谢信4封,乘客增送锦旗3面。

爱岗敬业、率先垂范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为人爽快,开车技术过硬,8月28日上午,在**年“宇通杯”驾驶节能操作比赛中,**凭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和规范的操作,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工匠”的评选。第二届“**工匠”当选者均为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不懈的追求和精湛的技艺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作出了积极贡献。经市政府同意,10位“**工匠”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

他责任心特别强,更有一副热心肠。每天早晨他都会习惯性的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单位,把车内外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进行车辆出车前的检查,对车辆轮胎、各部位螺丝、各油路等进行仔细查看,确定无误后便去安检,投入到新的一天运营当中去。由于车辆保养的好,每个月他的节油总是名列前茅,可他从不骄傲自大,总是主动把自己节油的经验分享个每位驾驶员.

他就是这样一位严于律己,对待乘客满腔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驾驶员,支撑他内心世界的是一个老驾驶员的理想、信念、精神、毅力。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广大乘客的依赖和喜爱。**集团的文明窗口又多了一个新的亮点。但他并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他依旧平凡而忙碌,车开到哪里,服务就做到哪里,用真诚和爱心树立了**集团文明服务的新形象!

【篇三】

**,男,汉族,1968年10月生,**行**省**市**支行办公室主任。在支行办公室岗位工作14年间,先后在《金融时报》、《粮油市场报》等主流媒体、报刊杂志上发稿达2800余篇。27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其中连续7年被《金融界》授予“优秀通讯员”,成为全国**行系统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个人。**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一劳动奖章”。

从青春韶华中走来,两鬓染霜终不悔。14年来,**扎根在办公室岗位,身怀一颗匠心,精雕细琢,十余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文字,专注于基层**行的调研、宣传工作,唱响了一曲服务三农的青春之歌。

钻研,门外汉变笔杆子

耐住寂寞,守住清贫,**与文字结缘14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学习与磨砺的过程。

参加工作8年之后,**被安排到支行办公室岗位,主要负责撰写上传下达文件报告、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的好坏是支行的门面和窗口,来不得半点马虎。周作人先生曾写过一篇《写文章之难》,说写文章比孕妇生小孩还难。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那段时间他焦虑不已,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头发掉的特别厉害。为了变成“笔杆子”,他暗下决心,硬是凭着一股干事业的韧劲,从头学起。他自己买来了各种提高写作能力的书籍,白天黑夜地充电,尤其是对《农金应用文写作》等好书进行反复揣摩、学习、仿写;长期坚持读书看报,把握时代脉搏,对《人民日报》、《求是》、《农业发展与金融》等报刊杂志上的好文好句、新思想新观点反复深入思考、领会;他还养成了随手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手写的素材笔记本有三十多本,电子版素材有三个硬盘之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先后十余次参加省、市分行通讯员培训,非常努力的汲取每一点知识,把每一次参训都当成自我蜕变的良机;同时,他还为自己找了几位好老师,有兄弟行、省市分行的笔杆子、也有社会各界的文学爱好者。有一年,为了向原《金融时报》**记者站站长**老师学习,**多次自费从**赴长沙上门虚心请教,每次都要坐大巴辗转四五个小时路程,**老师大为感动,说“在这种浮躁的年代,还有人能为写好一篇文章这样潜心学习,真正难能可贵”。就这样,他们俩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陈站长的悉心指点下,**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作品质量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兄弟行办公室人员争相学习、请教、模仿的对象,成为了闻名**省分行系统的“笔杆子”。

勤业,笔耕不辍结硕果

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怀着对**行服务三农事业的热爱,**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的韧劲和锐意进取的拼劲,一头扎根在推动**行高质量发展、讲好**行故事、传播好**行声音的宣传工作中。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多写多练、勤于笔耕是写好稿件、多上稿件的制胜法宝。10余年来,他经手撰写的各类报告、调研、论文等文章达到了平均每天1篇以上。为了写好每一篇文章,**常常废寝忘食,时常挑灯夜战。他身体不太好,家人担心他太辛苦,累垮身子。他总是安慰家人:“放心,我还年轻,累不垮的。”

支行行长多次发现他深夜在办公室苦熬稿件,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总是说:“快了快了,写完这点就回家。主要是晚上安静,写材料思路开阔些。”他总是这样,初心不改,默默地耕耘,辛勤地付出。**年、**年他母亲两次重病住院大手术,作为唯一在父母身边的儿子,**都是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陪护母亲,工作时间照常工作,未多请一天假。他总是说:“少歇一会儿、多干一会儿,少享受一些,多付出一些,不会吃亏的”。

**-**年,他连续4年被省分行表彰授予全省系统“优秀通讯员”;2次被《粮油市场报》授予“优秀通讯员”;2010-**年连续7年被《金融界》授予“优秀通讯员”,所在单位被《金融界》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行系统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个人和单位;4次被《金融时报》授予“优秀通讯员”; 4次被省分行工团处授予“总行工团网站优秀通讯员”;6次被**银行业协会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

正是因为他时刻铭记,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伟大。**年他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精业,精雕细琢出精品

**既是办公室主任,又是文秘员、后勤员、档案员、打字员,一人身兼数职,工作繁杂压力大。但他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对他出品的作品精雕细琢。

作为一名通讯员,**在日常繁杂的办公室事务中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走基层,挖掘具有报道价值的素材、掌握典型,使报道更具实效性和建设性。为了解决县支行执行力弱的问题,他与行领导、员工反复探讨,查阅大量资料,利用**年春节7天假期撰写了5000余字的《构建行为文化  提高执行力》,先后在《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省分行《调研报告》上发表。**年国家实行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探索**行和粮食企业在粮改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他连续5天跑遍了全辖粮点,行程千余公里,起早贪黑,不厌其烦深入粮食企业干部职工中面对面走访,获得了大量详实的一手数据和资料,撰写储备粮利费补贴是影响粮改工作重要因素观点的调研报告,在《粮油市场报》编读往来发表,引起较大反响,报道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储备粮利费补贴未及时到位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有力推动了我省粮改工作。

近年来,他在《金融时报》、《农村金融时报》、《粮油市场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主流媒体、报刊、杂志上发稿达2800余篇。其中**年,他通过《金融时报》、《农村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基层**行信贷支农的新发展、新变化,在中央主流媒体发表文章33篇,在地方主流媒体和总行互联网站发表各类信息报道180篇(条)。撰写的《关于加强**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荣获《金融界》杂志全国金融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美丽的浪花在撞击暗礁时才更缤纷迷人,成功的星火在坎坷曲折的磨炼中才更闪烁耀眼。**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怀揣**行情怀,热爱新闻工作的优秀匠人,他用辛勤和汗水在服务**行事业的道路上镌刻不忘初心的金色徽章。

【篇四】

**同志1985年进入**钢铁以来一直在炼铁高炉车间关键岗位任职,一步一个脚印,历任炉前工、值班工长、高炉炉长、高炉车间主任。他爱岗敬业,将“工匠精神”化为日常工作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说,那时候,只要有时间就看高炉炼铁书籍,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就请教师傅,然后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这是他一直坚持的“四勤”习惯。**就是凭借着这股勤快劲儿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担任100立方米炉长

到450立方米高炉炉长,多次评为公司“劳动模范”。

**年4月份,**1080m3高炉炉长的重任,又落到**的肩上时,他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开炉前带领各岗位骨干到各地同类型高炉学习培训,培训回来后,又根据外厂经验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岗位的三规三制及日常操作和生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制定了试压、试水、试汽、试车等方案,严格按方案对高炉本体及配套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对查出的问题积极进行处理改进;精心设计了烘炉装置,详细制定出烘炉方案和开炉方案。充分的准备工作为高炉顺利开炉、达产达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高炉长寿、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年3月份,2#炉顺利开炉,本次开炉采用了带风装料、半炉点火、全焦开炉的先进方法,在开炉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同类型高炉炉况难行、悬料的开炉通病,也没有出现大的设备安全事故,点火、引煤气、开口均一次成功,铁水顺利流入铁水罐,生铁质量完全合格。开炉后一个月内,提前达产达效,创造了同类1080m3高炉开炉最顺、达产最快的记录。

2号炉投产至今,富氧率逐步由2%左右(4500m/h)提高到3%(6000m/h)。富氧率的提高,改善了煤粉在炉内的燃烧条件,使煤比能够长期稳定在164Kg/t,为提高煤比及节能降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高富氧大喷吹的同时,坚持使用高风温,保证风温水平在1220℃以上,高炉强化取得了明显效果。

2号炉料车上料时按设计能力只能满足每小时8批料(批重28吨左右)的上料要求。高炉强化冶炼后,随着产量的大幅度上升,上料能力满足不了要求,会经常出现长时间赶不上料线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采取通过扩大矿批至34吨;另一方面采取将槽下和炉顶各个阀门开关进行优化,扩大称量斗放料口。通过这些措施,上料能力基本满足了高炉强化治炼的需要。高炉强化冶炼后,生铁产量大幅度提高。

但炉前能否及时出净渣铁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稳定顺行。**从抓炮泥质量着手,确保炮泥质量满足出铁的要求;其次重点实施均匀出铁。为此,他又出台了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对铁口的维护铁口的深度、打泥量的控制、钻头的使用、出铁正点率、渣铁沟的护理等进行严格管理,有力地保障了炉前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2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屡创新高,跨入了全国同类高炉先进行列。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冶炼目标。

**年在钢铁行业全面进入“寒冬”、全行业大幅亏损之际,**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的号召,他根据大高炉特点,把技术攻关员工创新、修旧利废、跑冒滴漏、成本分解作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把提高高炉技术指标、杜绝事故、降低成本作为目常生产组织的主攻方向。使高炉生产得到了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环保、长寿高效节能的保障,多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25项、员工创新项目30项、修旧利废项目60余项跑冒滴漏项目18项、共创效益250万元,生铁成本大幅降低在**年的工作中,**炉长继续围绕年度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及生产上存在的难点问题去开展工作,实现高效低耗、节能减排、低碳冶炼、清洁环保新突破,争取年底使高炉完成系数3.24,焦比30Kg/吨铁,焦丁比16Kg吨铁,煤比165Kg/吨铁,燃料比515kg/吨铁,综焦比460Kg吨铁,S.0.32%,风温1220℃,煤利率47%。使各项经济指标再上台阶。为公司创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传帮带”共同发展,大高炉操作和其他生产系统的操作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设备操作,操作结束马上就能看到效果。高炉的操作有2至4小时的滞后性,这个班操作的,下一个班才能见效果。尤其是大高炉的操作,四个班组的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一个操作思想,一个调整思路,才能保证高炉的长期顺稳。为此,团队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能够真正带出一个过硬的团队,**不停地摸索。

为了进一步拓展团队成员的知识面,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他要求各班作业长利用班前会时间,对每天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交流,尤其对各班出现的操作偏差反复分析,提升职工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还组织了工长小指标劳动竞赛,激发工长工作的积极性。他还将班前班后会作为职工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每次班前班后会都会空出几分钟,让职工进行感情沟通,以此提升团队意识,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和谐向上的班组文化。在**的带领下,2#高炉指标每年都有进步,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国同类高炉前列。

**说“成绩再好也只能说明过去,只有把职业追求当成一种人生态度,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专业敬业,才能用行动诠释出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

【篇五】

**,女,汉族,中专学历,1986年2月出生,**省**市**县人。现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主要负责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工作。她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靠的是一种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情怀、一种信仰;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作为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6年间,**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一名核心技术骨干、一名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体现的正是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一、敬业

**自**年加入**公司,从一名普通的质检技术员做起,在工作中扎扎实实、认真刻苦,学习专业技术,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短短的半年时间就全面掌握了质检工作的技术要领,能够独当一面,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公司多次选派她到**工业大学、**科技大学、SGS检测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单位、国家工信部等单位与院士、教授学习深造,迅速成长为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

**年底,**加入公司研发创新团队,跟随**工业大学教授学习,工作更加刻苦。关键环节亲力亲为,自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积极进行创新,先后参与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质的研发,规范了耐磨钢球的检验技术及标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便可独立管理质检部门,掌握了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部质量检验控制方法,为公司规避了新入行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风险,使公司产品在短短几年内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她把个人的理想完全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之中,充分体现了一名员工崇高的工匠精神。她始终坚信企业利益高于一切,企业发展好了,员工个人就会有一个好的前程。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热爱,孜孜不倦,恪尽职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立志为之奋斗终身。

二、精益

她始终对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成为了一位让领导放心、让客户满意,并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不放过每一件不放心的事,不放过每一个不放心的产品”已成为她工作的基本原则。

她对工作技能的追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新材料研发、热处理和检验技术上不断探索创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年有一次公司采购的原料钢材经检验出现了问题,她带领团队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公司现有产品的性能,对原材料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总结原因,分析影响,并且协同钢厂技术人员多次亲临现场,进入实验室和高温的生产一线详细查找原因。更有一次为了弄清楚热腐蚀温度、时间对低倍结果的影响,连续工作10个小时。已经是深夜了,她还与钢厂的技术人员现场同时实验,使用国家标准进行核对,最终确定了公司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修订协议技术标准。自此,公司产品在原材料质量和产品的整体性能上又上新的台阶。

三、专注

年轻人都有理想,有梦想。生活的艰辛、激烈的竞争让涉世未深的她也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但是她经受住了各种诱惑,排除了各种干扰,在彷徨犹豫中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担当。如今的她历经风雨,从容淡定,专注于自己所从事技术工作,心无旁骛。**年公司为了快速有效的检测原材料质量,花巨资引进了一台原子直读光谱仪,同年还增加了冲击试验机。当时新增的仪器设备没人会操作使用,**主动请缨,在厂家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钻研下,快速掌握了仪器设备的操作规则、性能原理以及日常维修要点。在学习期间,再忙再累也毫无怨言。有时候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独自工作到凌晨才回家。她说,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做精,能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成为专家就很了不起了。

四、创新

多年来,她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不断创新。自主研发了6项钢球专用新材料,与传统65Mn、铸球等材质耐磨性上提高50%以上,抗破碎性提高2倍以上,为矿山选矿磨矿行业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主导研发了磨棒韧性检测设备―落棒试验机。落棒试验机是磨棒韧性检测的专用设备,并根据实际落棒试验情况制定出一套落棒试验检测标准,此设备的研发填补了我国磨棒韧性检测设备的空白。

她主导研发了半自磨机专用钢球抗疲劳检测设备―落球试验机。落球试验机是钢球抗疲劳性能检测的专用设备,此设备可模拟钢球在矿山磨机中实际工况条件,可准确模拟判断钢球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矿山球磨机使用要求。

她参与研发的钢球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高温棒料自动化分配装置等5项新技术新装置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她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对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如数家珍。但是她从不保守,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探讨,组织新来的员工及同事培训学习,把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与员工共进步。几年时间她先后为公司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十名,她认为能帮助同事也是她的价值所在。

专业、敬业、职业是她的追求,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矿用耐磨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出口到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她的一份功劳和汗水。

【篇六】

年仅26岁的**,回想起自己在第二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能大赛上取得电缆制作 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时,还是那么羞涩,他说“感觉自己好象就是到培训中心一周游一样,做自己会的事情那么顺其自然…….”当然取得成绩不是偶然,只有努力付出才有成果,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的思绪不禁又飘回到了去年年初刚开始接触电缆制作的时刻。

那是年初正值乍暖还寒,他所在的运维班接到用户打来电话,称“一个修路工地挖掘机违规操作挖断辖区一处高压电缆,造成整条线路停电……”,收到信息后,公司立即组织人员前去抢修,他有幸参与其中,师傅们去了现场开始事故查看、商量方案、准备材料,对破损电缆截除,修复的电缆头处按照尺寸一层一层进行细致剥切,再准确对接起来用电缆头一层一层包裹、恢复如初,一气呵成。目睹了整个工作流程,他认识到了电力电缆安装检修工作,看着是小事但有大学问,这就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电力电缆安装检修。

他年纪虽小,却勤奋好学、任劳任怨, 通过自身努力很多工作已能够独当一面。2018年他被任命为城关运维班副班长,只要是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不论大小事他都积极参与,在老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他在电力电缆检修安装方面慢慢学习、积累、沉淀,并积极参与相关方面的培训。

尤其是参加2018年7月集团公司培训中心举办的“电缆头制作安装培训班”,让他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电缆头制作安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受益匪浅,到现在他还清楚记得培训老师在强调制作电缆工艺时的要领:“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他在操作中严谨、认真,不断要求自己在理论、工艺、技术上做到素质过硬、知识全面,本着严谨、高效、负责的工作作风去完成每一项制作要领。虽然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给了他极深的指导,那就是用最简单的道理把每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好。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他也接触了好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今年**县110千伏凤台变建设中,给了他学习的大好机会,跟着专业的老师傅们一起实践如何安装制作电力电缆头,从方案设计到现场实地操作系统地学了一遍又一遍,通过一次又一次反复请教师傅,加之自己多次实践,让他在这方面有了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实践和成长。他始终以“笨鸟先飞”这词来激励自己,因为他相信看似笨拙的路都是成长的经历,只有自己多努力、多学习、多付出,一定可以收获,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才取得现在的成绩。

11月19日,中国能源发展中心组织了第二届地电杯技能大赛,作为安康地区地电的代表选手,他很荣誉参与比赛,在大赛中他与同事、团队协作一致,通过共同努力,在电力电缆安装专业中获得个人单项第六名和“地电杯”全国地方电力优秀工匠称号。

面对获得荣誉,他深知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离不开老师傅日常工作的敦敦教诲。他很感谢公司给自己这么好的一次展示机会和平台,他会以此为契机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为更好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电人努力奋斗,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做好排头兵,为公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的电力事业添砖加瓦。

【篇2】工匠事迹材料

[企业工匠事迹材料6篇]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

【篇一】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可以说,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灯塔”。

他叫**,现任**集团城建公司**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4标项目测量班长,是“灯塔”的守护人。2008年入职至今他已从事测量工作十余年,每天穿着雨鞋往返于工地和项目部之间,在他的脸上,你或许能看到一份坚定、一份成熟。

埋头干、不服输

从**技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职业生涯中的前三年几乎是在扶棱镜杆中度过的,但这丝毫没有动摇过他的决心――在工程测量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谈起第一次独立放线时的情形,他总觉得又好笑又惭愧:“一个多小时,没有放对一个点,除了同伴的抱怨,连施工队的工人都在笑话我”,说到这里,他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我是个不服输的人,越是如此,越是激发了我一定要干好工作的决心。经历那次失败的放线之后,我静心反思,通过问师傅、问同事,打破砂锅问到了底,查百度、看书籍,不断学习测量知识,逼着自己把测量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弄明白。很快我就认识到,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梦想生长,只要肯学、肯钻研、肯尝试、不逃避,就没什么可怕的。”

来到**地铁2号线项目后,面对全新的南方CASS(计算土方量)、科傻平差等工程软件,他同样没有认怂,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守着电脑研究,终于熟练掌握,成为了软件操作上的高手。他当起了导师,有了自己的一群徒弟,他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他说:“我不会管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测量精英团队,是企业的财富,更是我们所有测量人的荣光。”

的确,测量工作又苦又累,并且在职业发展上看起来似乎没有其他岗位那么畅通,比较容易触碰“天花板”,对此,**很坚定:“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不后悔。我一直都有个愿望,希望我干测量干到退休,毕竟,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去做。”

腿虽软、行却坚

因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总是冲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同事们习惯称**为“拼命三郎”,可“拼命三郎”也有腿软的时候。为使隧道地面与地下建立统一的坐标体系和高程基准,需要进行联系测量,这项工作要将测量仪器悬空架设在深25m的竖井口。站在悬空25米高仅容站下一个人的钢拱架上,谁站久了都会头晕目眩、双腿发软,更何况还要架设棱镜。平时,在平地上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几分钟,而这一次,他花了半个小时。不停的调平对中、不停旋转90度检验对中情况,熟悉测量的人们明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轻微乃至一丝一毫的震动,“说不怕那是假的,从小到大,真没有因为啥事腿软过,但是那一次,从钢拱架上下来之后,我的腿一下子就软了。”在他的意识里,自己作为测量队中的“老大哥”,环境越差的地方、危险越大的地方,越需要他以身作则,带头冲在前面。

新领域、善作为

施工中,对于测量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地铁隧道测量,对于之前从未涉猎过地铁测量的**来说,他并不为难。为了让**地铁2号线项目隧道按照设计线路掘进,每隔两三个月他就会带领自己的测量团队,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白天测地面的控制网,晚上测量洞内的控制网,数据步步验算、严密评差,为隧道建立了精度极高双导线网,用“灯塔”照亮了隧道深处,确保了隧道施工进度。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地铁2号线在2019年1月顺利贯通,最大贯通误差为△X=2cm;△Y=1cm;△H=1.5cm。这些数据化作亮眼的业绩,为**在地铁隧道测量工作中交上了一份令自己、令项目、令业主、令企业满意的答卷。

【篇二】

他47岁,黑黑的皮肤,见人时常一张笑脸,可干起工作来脚踏实地、雷厉风行,他就是中国****集团物资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厂的焊工班班长**。

一直以来,**扎根厂区,以厂为家,把普通的岗位工作当作人生修行,从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和焊工――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连在了一起。

勤学善思肯吃苦

1991年,**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成为一名电焊工人。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他用心揣摩焊接工艺技术,将关键环节认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他人请教。就这样边干边学、以干促学,他很快掌握了多方面的焊接技能,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电焊能手。

在参建广深港益田路立交桥项目的时候,由于现场工期紧任务重,项目上专门组建了焊工“尖刀班”,由**担任班长。公司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很高,焊缝质量必须严格达标,他就常常白天带着大家干活,晚上盯控焊接,稍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要求改正,确保焊接质量过硬。当时的作业现场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桥面经过太阳暴晒温度快速升高,又没有降暑降温设备,人站在上面就像被投到火炉里炙烤一样难受,一条焊缝焊下来,整个人浑身上下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遇到正午时,钢板的温度能达到五、六十度,桥内的温度就更不用说。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带领全班人员咬牙坚持,最终提前圆满完成任务。

勇挑重任显本色

2016年,杭黄铁路项目开工,现场需要大量二衬台车、模板,工期要求相当紧张。加之当时厂房车间空间狭小,受场地限制,任务更显艰巨。但**却说:“再难也要保证工期。”综合考虑工人特点和现场设备情况后,他把人员分为三个班,每个班的加工任务定时定量。在峰高岭隧道衬砌台车的现场制安装过程中,他带队组织安装,这是交付该项目的第一架台车,现场监理、技术人员、验收领导小组等人员一应旁站,待安装结束后,验收小组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对结构尺寸、模板厚度和平整度、拼缝规格、行走机构等所有指标进行详细查验。虽然要求苛刻,但验收小组最终给出了“该台车结构、材料、整体安装质量和细节处理精准到位,达到了设计要求”的验收结果,一举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2018年,金属结构厂负责加工郑州新大方公司90T龙门吊,**担任焊工班班组长。在加工之前,他同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图纸、研究铆焊工艺,确立焊接方式,防止焊接变形。在主梁起拱过程中,因设备达不到加工要求,他便自主设计了工桩,采用火焰加热和千斤顶辅助加压的方式解决了设备难题,最终产品成型达标率高达100%。精益的产品质量获得了业主单位的认可和赞赏,随后,新大方公司又将DSZ40/900/12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加工任务交给金属结构厂,有了前面的加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焊接参数,在焊接钩挂的时候采用双侧焊接,减小残余应力,不仅有效控制焊接变形,而且成型美观。这样一来,企业形象在行业内口口相传,影响力迅速提升,迎来了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

敢于创新不止步

今年,公司承接了洛阳市南昌路滨河北路立交工程钢箱梁任务。设计图纸中要求28mm的钢板与16mm的钢板对接需要过渡坡口,长度要求为120mm,但是钢板的设计长宽都与机床加工的尺寸不相匹配,一时之间,加工进度陷入了停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搞得清工程进度的重要性,知道时间不等人,他苦思冥想,利用边角废料使用半自动切割机一次一次进行实验,不断调整切割角度,反复测量不同角度下坡口大小。起初调整到15°,开出的坡口长65mm,不符合要求;调整到10°,坡口长度为80mm左右还是不行;最后又减了5°,出来的大坡口长度为120mm左右,终于达到了技术要求。割出来的坡口既省时又美观,确保了任务的按期完成,也减少了公司不必要的设备采购,节省了成本。

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来,**在焊工的这个平凡岗位上不断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经验,不断打破常规,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推动了技术上的革新,保质保量地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

2017至2018年的两年间,**带领的班组共完成钢结构生产3400余吨,特别是在洛阳地铁格构柱、洗车槽、台车等零星钢构加工中,更是创造出了日产38吨的记录,为公司钢结构加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团队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

这些年,**本人也是拿奖拿到了手软,他先后被授予集团公司“企业工匠”、广深港项目“先进生产者”、公司“安康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十分感动,说到:“感谢企业的栽培,以及对我本人和团队的认可,荣誉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毫无保留的把我所学到的技能传授给更多想学习电焊的同志们,向工匠精神看齐,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阅尽征程好风光,更有胜景在前头。只要拼搏,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给大家做出了最好的示范,他在焊接岗位上一步步成长,就像那飞舞的焊花,照亮了艰辛的焊接之路,也照亮了自己的绚丽人生。

【篇三】

我叫**,来自**中铁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测量自动化负责人。我于2004年毕业进入**工作,步入工作岗位后,一直以严谨、细心、认真的态度在施工生产一线从事施工测量工作。先后参与了孙口黄河公路大桥、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段、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和成贵铁路等大型施工项目。

学习、创新开拓自动化监测业务

2016年我被调入**检测公司工作,负责测量自动化业务,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很清楚,传统的监测手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受现场施工条件影响,监测数据严重失真、不连续、追溯性不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正确指导现场施工,为安全保驾护航,进入公司后,我加强学习自动化业务知识,并成功的将自动化监测手段运用到施工监测上,监测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且监测数据真实、连续,能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目前我带领的团队已完成了长沙地铁4号线下穿2号线自动化监测、徐盐铁路深基坑自动化监测和地方道路下穿成贵铁路自动化监测项目,为公司自动化监测业务开拓了市场,目前正进行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下穿小磨高速公路勐远特大桥自动化监测项目。

长沙地铁4号线煌逭蛑梁南师范大学区间始发后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4号线区间隧道与既有2号线区间隧道轮廓最小竖向净距为2.96m。由于2号线属运营线,需要点作业,传统监测极为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带领技术人员运用2台测量机器人和180个L型监测棱镜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对既有2号线进行自动化监测,保证了4号线施工期间2号线的运营安全。

地方道路下穿成贵铁路自动化监测项目主要包括3条道路下穿成贵铁路的施工监测工作。我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了前期策划,积极与业主沟通,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开展本项目监测工作。在地方道路施工过程中,成贵铁路线上无砟轨道已施作完成,准备长钢轨铺设,我们采用自动化监测,在现场埋设监测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仪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采集,监测数据通过GPRS实时上传云平台,项目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进行监测数据的查阅和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变形体形变情况,指导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可远程进行监测数据的下载和监测报表的编制工作,实时对成贵铁路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了地方道路施工过程中成贵铁路结构安全。

努力拼搏,做精无砟轨道精调

2017年6月初,我接公司领导安排,开始负责杭黄铁路无砟轨道精调项目,杭黄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时处于项目赶工期间,无砟轨道精调施工任务量大、工期紧,现场开13个作业面。我带领技术人员和7台轨检小车立即赶赴工地,作业前对轨检小车进行全面检校,对技术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

由于精调线路长、作业面多,放样数据量大,为了避免测量过程中出现差错,我常常加班至深夜进行轨排粗调线的计算、复核和轨检小车线参的计算、输入,并建立了测量数据复核制度,所有数据必须经过复核、互检方可上道精调,保证了精调作业数据的高度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服务现场,我带领的精调团队在无砟轨道施工期间24小时待命,与工人吃住一起,随叫随到,使每个作业面精调环节占用时间最短。面临轨检小车少而现场作业面多的问题,为不影响现场无砟轨道施工,我每天泡在施工现场,合理掌控各作业面精调时间,对轨检小车进行合理调配,使轨检小车利用率达到最高,仅用时3个月就顺利完成了20.8公里轨排粗调放线和37.4公里的无砟轨道精调任务。精调后的轨道扣件调整量均最小,使铺轨车从**管段顺利通过,铁路建设质量现场会在我公司精调施工的三阳站顺利召开,为集团公司在杭黄铁路下好了关键一步棋,为项目在长轨精调扣件更换节省了费用。

边学边干,做专地铁施工监测

根据公司“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品牌专业化既定目标,2017年9月我公司中标了洛阳地铁1号线施工监测项目,此项目是我公司一项新兴的业务,也是公司打入洛阳地铁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开端。2017年11月,我受公司领导委派负责此项目,由于公司以前没做过这方面的业务,也没施工监测方面的人才,项目进场后,我带领团队人员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加班加点学习规范、方案等技术性文件,并自己摸索创新了监测点保护标志,现场埋设的监测点一次性通过验收。我们从2018年3月6日开始进行第一个车站的施工监测工作,为后续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监测开始前,我们需要进行各种元器件的焊接和地表监测点打孔,由于现场施工瞬息万变,元器件焊接时间不固定,找外部人员焊接和钻孔价格昂贵且时间不能及时把握,可能会影响现场进度。为了节约成本且能及时满足现场需要,我带领项目技术人员自给自足,低价购买了电焊机和水钻,自己来整元器件焊接和地表点钻孔。我们通过合理利用时间,共焊接元器件110余个,地表点钻孔2000余个。

今年春节,施工单位已经停工放假了,但盾构机刚好处于十字路口处,且地面车流量较大。为了确保地表道路安全,防止地面发生沉陷、坍塌,春节期间,我坚守岗位,每天对各作业工点进行巡视,对地表进行全方位监测,认真分析监测数据,确保了春节停工期间地面道路安全。目前,此盾构区间已顺利、安全贯通。

洛阳地铁施工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带领团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现场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能及时准确向施工单位发布预警,指导现场施工,为现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监测期间及时发布预警16次,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处理和消警,现场工作得到了监理和业主的一致认可与肯定。目前,此项目正进行监测的工点均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工作以来,我始终信守人生格言:“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造就自身的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带领团队锲而不舍的创新、钻研,为“做大做强做专做精”专业化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

我叫**,现任**公司成都6号线11标项目副经理。从十年前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现在的“企业工匠”,我一路参与见证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回想起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所学专业到为我所用的转变,顿感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我先后参建了深圳地铁1号延长线6标、成都地铁2号线9标、东莞R2线2303A标、成都地铁10号线3标、成都地铁5号线5标、成都地铁6号线11标等多个项目,为集团公司、公司扎根国内特别是成都地铁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实践  让“小道”变“通途”

成都地层有着不同别处的特殊性,存在着砂卵石“骨架”效应,掘进扰动易引起地面坍塌。2005年日本专家在成都实验后,曾提出此地层不适合采用盾构法施工,成都地层也被称为是盾构机司机的坟墓。参与成都地铁施工以来,我没有被“坟墓”的说法吓倒,从最初一名普通的盾构司机,一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后来带领整个盾构团队团结一致、精益求精,在“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反复学习实践循环中逐步成长起来。

在成都地铁2号线9标建设中,作为一名盾构司机,我根据盾构掘进特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大胆创新。在盾构掘进30环后首次开仓时,我发现盾构掘进扭矩大,出土多,出现难以掘进的难题。这时,我提出在中心位置采用中心加水冲刷和泡沫以及膨润土改良渣土的方案,通过实践,该方法提高了掘进速度,防止超挖,在避免地面坍塌的同时,将施工深圳地铁1号线时的盾构掘进刀具消耗成本3500-5000元/米,降到了1800元/米,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成功穿越了“努力餐厅”等多个重大风险源,连续穿越了320米的建筑群,创造了第一个始发第一个接收的优异成绩。

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最终我成功掌握了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成为了成都市场上的盾构掘进专家,打破了日本专家的结论。在2013年8月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大赛中,我个人获得了盾构机司机比武大赛一等奖,并荣获“贡献奖”称号,我所在的项目也获得“铁建杯”称号。

降本增效

推进新思路

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我也秉承着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良好局面。在成都地铁10号线3标项目的盾构施工中,我主导了盾构机S-526/527的刀盘耐磨改造设计,带领架子队完成了1200米盾构掘进不换刀的记录,将刀具成本又从成都地铁2号线的1800元/米降低至875元/米,并顺利穿越了众合纸箱厂、物流园等风险源点,助力项目取得全线首家“安全文明工地”称号,创造了全线首家盾构始发标段、首家双线贯通标段,在31个土建标中信用评价第三名、中铁建系统内施工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2016年中铁建股份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称号,项目形成了以干促揽的良性发展局面,为集团公司顺利中标成都地铁5号线5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  砥砺前行

在参建成都地铁5号线5标项目期间,我带领盾构施工团队在复杂地层中顺利穿越沙河、运营铁路线5处9股道、3环线桥等重特大风险源,实现了7天贯穿一个盾构区间的记录,改写了成都盾构施工进度的历史,创造了成都市双线贯通新纪录。项目在全系统内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为公司拿回票子、扛回牌子、挣回面子,赢得了业主的刮目相看,为公司顺利中标成都6号线11标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的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的施工生产中,我和我的团队运用这些年积累的专业知识,通过强化管理、严控技术,将复合地层(砂卵石+泥岩)沉降始终控制在10mm以内,谱写了地铁建设的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

一朝是锋芒。我将把过去的成绩化作前行的动力,站在新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集团公司、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篇五】

我叫**,是一公司一名普通的测量人员,2000年6月我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从那时起,我真正与测量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的19年来,我先后参与了运三高速公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地铁等十多个项目的建设,担任近十个项目的测量队长。

2004年5月,公司中标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27标,该项目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马水河特大桥集大跨高墩于一身,百米以上高墩6个,200米跨径6跨,该项目是当时公司最大的公路项目,我被公司任命为该项目的测量负责人。当时,公司还没有GPS,测量工作全部依靠全站仪和水准仪完成,我带领测量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从前期的选点埋点、导线复测加密、水准复测加密到后期的桩基、承台、墩身、梁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我们的测量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积累了高墩施工平面及线性控制的丰富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高效率高质量测量工作为工程的顺利施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测量团队也受到了业主、监理及项目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7年11月,包西铁路上场,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我便风尘仆仆的赶往陕北。通过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努力,各项测量工作超前完成,成为了兄弟单位的榜样,特别是在路基原地面复测中,增加土方量八万余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田庄车站的改造中,图纸中只给出了各股道的线间距及线路要求,我没有手足无措,而是抓紧通过认真审图、查阅站改及道岔的相关书籍、在CAD图上模拟等方法,最终确定了车站改造中新线与既有线如何驳接、道岔如何放样、站台及站房位置等数据,这对于第一次接触铁路施工特别是既有铁路改造的我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转战到沪昆客运专线,项目地处江西上饶,山高林密、植被茂盛,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对于北方人的我来说,最难熬的还是南方的酷热天气,我们在工地上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我常常笑称我们每个人既是洒水车,又是烘干机。我们克服气候上的不适,无论是前期的控制测量、桥梁桩基承台墩身的坐标标高计算,沉降观测还是后期的底座板支撑层坐标标高计算、轨道板精调,我们都保证了内业数据及现场测量的准确无误。在湖沿特大桥2-64米转体梁施工中,无论是数据计算还是现场放样,我和我的团队一直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反复测量、反复计算,最终确保其实现了完美转身。在后期的轨道板精调过程中,我带领近百人的精调队伍,分成8个组,利用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精密测量系统,24小时分班作业,精心测量,创造出一个班组24小时铺设65块轨道板的记录。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奋战,全部17.5公里线路的精调任务圆满完成,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期间,我参与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马水河特大桥获得中国铁道建设协会火车头优质工程奖及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沪昆客运专线、西安地铁等项目的QC成果也获得了国家级、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2015年4月,我调入公司测量队,参与全公司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更高的平台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2017年6月,公司中标京新高速公路BMTJ-1标,该标段主线68.7公里、连接线14.95公里,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点及埋设的加密点共195个。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在地广人稀植被少的茫茫戈壁滩,记住195个导线点、水准点的平面位置就显得极其重要,我和我的测量团队在智能手机上装上奥维互动地图软件、利用网络和手机定位原理,顺利找到每一个点位。面对高温、强紫外线、线路长等重重困难,我们又一次在参建施工单位中率先完成了导线和水准的复测及加密工作。我们创新工作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控制结构物,GPS RTK控制路基施工,不仅满足了施工要求,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只有技能变成本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熟于心。”

19年来,我的人生就与一个词难解难分――测量。从业之初,我就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铁路建设者,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只有通过学习来改变自我。我利用闲暇时间自学了大专、本科,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己。工作中的我是年轻技术人员的“贴心人”,有困难,我总是想法设法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我将操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测量员,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也帮助企业积累更多的测量人才。

背着沉重的仪器,手持对讲机,不停修正观测位置,一项项的记录,一遍遍的核实,这是我每天不断重复的工作。19年间,我重复着同这一件事,大江南北的高铁、地铁、高速、桥梁、隧道都闪烁着我的身影。我最骄傲的是,我和我的团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测量工作保持了“高精度”“零失误”。

十九载风雨兼程,十九载砥砺前行,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初心不改,匠心筑梦,我将继续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实干在工程测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篇六】

**,1970年出生,擅长施工现场高压配电、低压施工用电配电、设备机具的安全维修保养,在用电配电及设备安装维护方面有很高的技术和经验。

1990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来到了工地,做起了电工的活儿。每天背着工具包在工地“转悠”,检测仪、开刀、老虎钳、扳手、万用表都是他的“武器”,哪有故障,哪儿就有他的身影。他就像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在他的身上没有骄人的业绩,但却有着更加感染人的默默奉献和任劳任怨。

在**看来,他在整个施工生产中起的是辅助保障作用,安全高效的施工生产是重中之重,他的任务就是保证生产需求,确保供水、供电、供气稳定。昌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时间需要24小时不停歇作业,绝不容许出现长时间断电的情况。一旦跳电、断电,必须第一时间找到原因,解决问题。西藏气候条件恶劣,项目施工环境更是不言而喻,但是不管是半夜三更停电,还是下雪天停电,只要有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处理问题。

今年元旦,项目上刚开始吃饭,他接到电话,听说工地有个地方停电了,他便放下碗筷往工地跑,在他看来这些情况都很平常,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容易。

西藏昌加项目刚开始时,他在办公桌上贴着各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水、电、气线路图。如今,这些图纸和线路他早已烂熟于心,哪儿有阀门?怎么切换?哪儿停电到哪儿维修?他都清清楚楚!成为项目生产生活的坚强后盾。

进藏五个年头了,林拉公路一期、林拉公路二期、国道214昌加项目,**作为雪域高原上的“光明使者”,一直坚守在最偏远、最艰苦的项目,用超强的责任心和超高的技能默默保障着高原项目生产生活需求。

【篇3】工匠事迹材料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路,在他脚下延伸„„ ----记第二届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

张飞 张飞,男,现年30岁,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神火集团葛店煤矿机电三队副队长。该同志自1989年入矿以来,便树下了扎根煤海,以矿为家,奉献矿山的决心和意志,他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经过他本人的不懈努力,终于使他由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党员和一名优秀的基层区队管理干部。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文秘部落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张飞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已经拼搏了十多年,在这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思想上*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时刻不忘积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经过10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1995年6月,安徽淮北至永城葛店矿矿井35KV高压供电线路因当时下大雨,线路下有树木造成了线路接地,发生了短路事故,

无法供电,而我矿井下涌水量又大,如果不能及时供电,就有发生淹井的重大危险。在这关键时刻,张飞同志积极主动请命参加了清除砍树行动,在当时还下着大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他凭着敏捷的身体,连续爬树数余棵,用斧头砍树杆,加上自己精湛的工作经验,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终于及时恢复了矿井供电。他的出色工作表现受到了矿领导的表扬,同年他被矿评为先进个人。

1998年8月,由于葛店煤矿井下26采区出水,当时水泵和供电设备全部泡在了水里,在这容易造成整个采区被淹的紧急情况下,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张飞同志凭着自己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名*党员的高度责任感,第一个跳到齐胸深的冷水中和同事们一起搬出机电设备,进行抢修,经过三个多小时摸爬滚打,开关水泵被及时修复,恢复了正常排水,为我矿减少了一次重大经济损失。同年他被矿评为矿山“攻坚功臣”。

2002年7月,在葛店矿机电设备达标过程中,副井底中央泵房地坪硬化工作,由于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张飞同志带领机修班十余人,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衣服不知被汗水湿透了多少次,手被水泥都烧烂了,一碰到水就钻心的痛,他强忍着疼痛,拼命地干,班里的同事送他外号“拼命三郎”。就这样和大家团结在一起经过共同努力,终于提前四天圆满完成了该项任务。同年被矿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12月,在葛店矿井下—600采区安装6寸供风管工程中,

张飞同志带领七名同事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在不到十五天的时间里,安装6寸管路2400多米,最后因身体支持不住,累病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劝他休息,他说时间紧,任务重,不肯休息,最后提前八天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受到了矿领导的多次表扬及嘉奖。

在专业技术方面,张飞同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在电工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研究出了电器设备过热的预防方法,有效的反设备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全年所辖设备影响时间为零的好成绩,保持了设备质量标准化。并在工作过程中钻研出了一套常用工具(扳子、钳子、螺丝刀等)快速使用方法,综合开关综保排查故障程序法及各种设备的漏电快速排查法,使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排查时间缩短了一半。在1996年矿举办的井下电工青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1997年度获得公司电工技术比武中第一名、矿第二名;1998年度获得公司电工技术比武中第二名;2002年度获得公司电工技术比武中第三名,同时获得集团公司采掘电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2002年度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采掘电钳工技术大比武活动中,勇夺桂冠,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技术能手”和“河南省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同时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煤矿基层区队的管理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井下现场跟班时,他重点抓好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他深知,安全是天字号工程,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因此工作中

他时刻要求和带领职工严格按章作业,并处处率先垂范,在他10余年的管理过程中,从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纪律严明,他带领的队伍连年被单位评为“优秀班组”和“党员示范岗”,他管辖的工作范围多年保持了“精品工程”。 张飞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爱岗敬业,扎根煤海,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表现出了工人阶级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体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时代特征;他拼搏进取,争创一流,为矿、为集团公司争光,他团结协作,友爱互助,无私奉献,展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张飞同志的先进事迹,反映了工人阶级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他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继承老劳模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格,又反映了新一代劳模的时代精神和豪迈气概。 张飞同志工作中的那种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做科学技术的带头人,他在为企业做出无私奉献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集团公司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在煤炭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前,张飞同志正在工作中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团结带领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精神,抓住机遇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观念和岗位争一流的信念,努力学

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争做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企业员工,为全体企业员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企业繁荣和振兴贡献力量。 路,在他脚下延伸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不久前写过一篇《工匠》,现在想说说工匠精神。假以时日,会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释义。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

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

周密《癸辛杂识》云:“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往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工匠精神每令我们叹为观止,还有一种更要肃然起敬。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

爪之不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点显然不是要

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优秀工匠推荐事迹材料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职场,李万君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

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炎热的盛夏,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鼻。一年后,一起入厂的28个小伙伴有25个离职。李万君留了下来。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是李万君热爱它,钻研它。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

松收入囊中。

1995年,工作了8年的李万君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加入党组织好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党员,李万君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进行。可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李万君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难题迎刃而解。

“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李万君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不留一丝痕迹;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

技艺越来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缺陷,质量无法保证,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

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我国高铁产业不断升级,技术难题也越来越“高精尖”。“既要保证生产任务,又要攻克难题,党员自然要加班加点带头干。”今年,李万君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美国纽约地铁列车转向架焊接难题,通过32道焊接把4厘米厚的钢板严丝合缝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线技术检测也看不到任何缺陷。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电焊弧光四面散射,为了看清徒弟孙维鹏的操作手法,李万君一个晚上都没有带护具。“后来我看到师傅的眼睛开始红肿、淌眼泪,就为了教我焊试验片,我是又感动又自责啊。”在26岁的年轻技工孙维鹏心中,师傅李万君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李万君的确毫不含糊。他利用业余时间举办高级电焊工培训班,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教,经常跪在地上指导操作。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2013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万君门下。

随之设立的“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既是传承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会财富。“我的技能不能留给自己,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李万君说。

2011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70多

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获奖104项。

而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也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

里、380公里的“三级跳”。大国工匠正助力“中国梦”提速。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