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集合6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集合6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8-21 09:10:04 点击: 推荐访问: 自然经济 解体 集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6篇

第一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矿产资源

  阳城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拥有20多种,主要有: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白云岩、镁等,尤以煤炭、铝矾土、陶瓷粘土储量丰富,是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其中煤炭储量 56 亿吨,镁矿探明储量达42亿吨。

电力资源

  亚洲第一大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的阳城电厂6台机组已全部投产。全县电力由供电公司提供。目前有1座110KV变电站主变2台63000KVA;9座35KV变电站主变12台63750KVA,可确保电力畅通。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山地面积约1082.4平方公里,合16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丘陵面积787.2平方公里,合118.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海拔700——1000米之间;河谷平川面积98.4平方公里,合1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海拔600米左右。

农林资源

  全县耕地总资源36542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6366公顷。牧坡草地面积32.97万亩,森林面积12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其中红豆杉、领春木、山白树、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有中草药300多种。

其他资源

  阳城县地上动植物11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0余种,植物3种,有300余种野生中药材,红豆衫北方罕见,山茱萸全国最佳,是中国四大山产地之一。   阳城还是华北第一大蚕茧大县,其气候温和,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华夏蚕丝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穆天子传》中就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今阳城县),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 阳城蚕丝质地优良,洁白温润,色泽柔和,条理均匀,纤丝细长,历来被称为“软黄金”,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地。曾连续三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赢得金牌“三连冠”殊荣。 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92号文件向全国公告,对“阳城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水资源

总量4.67亿立方米。

  一、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阳城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注重发展和推广运用科技,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3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58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5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114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6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6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9亿元。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小康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0年,全县粮食产量战胜各种自然灾害袭击,总产量达到12966.2万公斤。种植业结构开始向优质、高效方向调整。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宽裕型小康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新建成7个宽裕型小康村,近1.5万农村人口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三.城乡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依托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在提高产品质量、品种和经营规模上下功夫,拓宽了二次创业的新思路,2000年全县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8365户。   四、“瓶颈”制约明显缓解。能源工业高速发展,2000年原煤产量达到739.12万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电,电力供应基本满足需求。

编辑本段交通

  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晋城至禹门口的干线公路途径县城,是该县对外交 阳城县侯月铁路通运输的主线。此外还有以县城为中。心的县级公路多条。各工矿、乡镇间均可通行汽车,部分山区以驮运为主。   交通条件发生巨变,全县通车里程达250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镇镇通油路,村村通机动车。尤其是旧城至济源、垣曲、晋城三条公路和候马至月山铁路的建设,为阳城“北上南下”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电信事业近年普及了程控,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和分级交换系统,建成了SDS同步传输网和DDN数字数据网。   阳济路 为晋豫两省省际二级公路。起于阳城县东河大桥西端,在阳城县三窑乡孤山村东南入河南省济源市,全长68公里。   晋阳路 高速公路。全长36公里。与晋焦高速公路相连。可直达郑州、焦作、武汉、南京、济南等地市。   晋韩路 晋城至陕西韩城,途经阳城,可直达侯马、运城、临汾、西安等省市。   侯月铁路太原至宜昌、大同至南京西、洛阳至嘉峰等车次,途经阳城站。为东进西出的必经之路。   航空 阳城距郑州机场约200公里;距通用航空公司太原机场300多公里;距长治机场120公里。

蟒河自然保护区

  蟒河位于阳城县南40公里的森林境内,南与河南省济源接壤,总面积 阳城县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障、山色清翠,有如天的望蟒孤峰,急流似箭的泉水,飞雪溅银的瀑布,憨鞠的猕猴。莲花峰、水帘洞、仙人桥、翡翠池景色相连,处处同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相联系。区里主要景点梦山,四季云雾缠绕,植披霞盖。置身山顶,极目远眺,只见重重山影似龙腾虎跃,片片松柏如万里波涛。百丈悬崖处怪石嶙峋、山涧幽谷中泉清鸟鸣,参天古树挺拔俊秀,妩媚山花争奇斗艳。置身于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旷神怡。蟒河又是自然保护区,区内除珍稀动物猕猴还有娃娃鱼、金雕、金钱豹、菜花蛇、大黑蝴蝶,稀有植物有山百树、颂春木、青檀、红豆杉等。这些动植物均为景区增加了观赏项目,增添了神秘色彩。境内交通便利,晋(城)阳(城)调整公路、阳(城)济(源)等级干线、阳(城)董(村)三级油路,巨景区较近景区周边各种公用,设施较为完善,住宿、饮食、邮电、购物、娱乐有一定规模,各项服务热忱周到,是游人观光、避暑的最好去处。

九女仙湖

  九女仙湖景区位于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景区内山明水秀,景观众多。主要自然景观有:阳城古八景之一的九女台,号称山西第一泉的延河泉,深不可测的黑龙潭等。同时景区还有工程景观水电大坝和凌空飞架的侯月铁路等。   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于山西第二大河——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往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后注入黄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补充水源,延河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泉水之一,素有“山西第一大泉”的美誉,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软水之一,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硬度低,适用于日常饮用和深加工,可谓得天独厚。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 阳城县皇城相府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延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重要外景地距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处,有一处北枕樊山,西临樊溪,依山而筑的城堡式村落,这就是享誉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皇城。皇城毗邻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是清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里,为国家AAAA级景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第二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作为农业生产实践产物的农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文化形式。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创了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由于地里环境的因素,农耕自然经济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三代时期,农耕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这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别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无法割断的。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持续性,它独自创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第五讲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自三代以来,中国的农耕社会,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

始终未曾走入难以克服的困境,而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则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得以长期延续。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

三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战乱与稳定的周期性运动,王朝的兴衰更替不可避免,短期的国家分裂时有发生,特别是游牧民族的侵扰与入主中原,都曾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掀起悲惨壮烈的一幕。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华文明亦未曾中断。相反地,短期的战乱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心力。魏严明南北朝是“五胡乱华”的动荡时代,恰恰也是中国农耕文化得到进一步扩展传播的重要时期。鲜卑族在中原建立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所谓今方厘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魏书.乐志》),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法抗拒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向心化合力。辽夏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但文化的传承一如既往,雄才大略的忽必烈曾深切地意识到“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为游牧民族的“汉化”以及与汉族的文化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清朝也是如此,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便已“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无法割断的。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尽善尽美的制度和礼教存在于远古的三皇五帝之中,后世的治平之道便是“克绳其法”,偶有一些枝节的改革,也大多是“托古更化”。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这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文化便显得暮气沉沉,缺乏积极进取的冲动。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较,中国封建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春秋战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竞秀、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相互辩难,但是思想文化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锻炼了自己的学说。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综汇百家,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新的高潮。“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这种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然而随着中国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区域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中国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使之交相辉映,增添异彩。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精神,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空气,“漠北淳朴之人,南人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魏书·崔浩》)。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即使是对外域的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佛教自汉代传进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东来,带来了西方的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格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尤其是耶稣会士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的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在道德上的平等,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这种民本意识,曾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赏,但是在中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由此而派生的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

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秦汉以后,知识分子大多陷入经解的泥潭和科举的漩涡,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尽管中国有四大发明以及一系列的科技贡献,但这些创造贡献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就已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康熙以后已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格,较之汉唐已有明显有衰退。明清之际,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科技文化,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惟开天辟地以来,而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圣朝破邪集》卷一)。清代乾隆皇帝面对着西方的通商使者,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卷二十三)。这些言论,是何等地自负与盲目!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卧薪尝胆,开放改革,焕发自强自新之道,才使中国文化重新获得了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甘泉,宁可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思考题:

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第四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在一次高三历史授课中,一位学生向我提出一个关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问题:“老师,根据课本和所看的资料,我对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概念感到很迷惑。如果说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那么,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小农经济难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吗?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小农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难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吗?现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也是小农经济?”
其实,这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常常遇到的困惑。现在,我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二者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对“自然经济”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根据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理解和表述,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科学地讲,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⑴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
⑵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

⑶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但由于它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场而言,故叫小农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在中国,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

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它和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

当今的农民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其社会化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是基于此,在实践中,我国正在探索社会组织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国家提出了加强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第五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异同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它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后来逐渐被商品经济吞食,但是在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仍然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与自然经济对立的是商品经济,并且两者长期共存,互为消长。

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消失。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又有所恢复,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自耕农经济则是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自耕农经济产生。在封建时代是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替不断生产和衰退,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时候完全消失。与自耕农经济对立的是租佃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因为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两者出现了交集。

3. 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由于它经营规模小,故叫小农经济。

在长期的封建时代,三者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第一 封闭性,三种经济都很少与外界进行产品以及技术的交流。

第二 保守性,三者都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长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第三 狭隘性,三种经济形态下的劳动者大多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理想,只追求眼前利益。

第四 自给自足性,三者都是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对外依赖性很小。

第六篇: 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扩展资料:

1、构成体系

农业经济(尤其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为基础,原始商品经济提供扶助,但居于从属地位。

2、基本特征

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

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推荐内容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