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六篇】

关于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六篇】

应急(yìngjí),应对突然发生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6篇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1

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1.目的

本程序是为了确定本公司的压力容器设备爆炸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环境影响。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本公司区域内有可能发生压力容器设备爆炸的紧急情况。

3.职责

1、生产管理部负责定期公司内对消防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发生爆炸或爆炸时组织救护工作,以及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的紧急联系,组织抢救工作。

2、设备科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隐患,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3、设备管理员负责对压力容器设备及相应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开出整改通知书,限期相关部门整改完成,并通报安全委员会。

4.工作程序

4.1应急准备(预防措施)

a)生产管理部负责对压力容器设备的维保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增强其自防自救能力。

b)生产管理部对消防器材及设施定期检查其数量及完好性,并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c)设备科负责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和记录,发现隐患,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d)设备科负责每半年定期组织一次对主要电器设施、电路干线的安全检查并作好相应记录,以减少隐患。

4.2应急响应

a)爆炸发生时,发现人员应根据发生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先将此信息传递给公司调度,或者直接向消防队和救护中心报警。

内部报警电话:

外部报警电话:消防报警119;救护中心120

b)爆炸发生时,设备管理负责人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参见逃生图)。

c)安全委员会临时负责人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4.3纠正与完善

a)事故发生后,生产管理部和车间相应领导应组织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事故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将事故分析与处理报告通报上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b)由生产管理组织对本程序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2

医院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规范压力容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医院提升应对压力容器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因压力容器引发的事件。 

4、工作原则

(1)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行动。

(2) 职责明确,力量集中,措施得力。

(3)个人自救与单位救援结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医院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医院总务科。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 员: (医务科主任

(医务科副主任)

(药剂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感控科主任)

办公室主任)

(设备科主任)

各临床科主任及护士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科,由副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警戒保卫组:总务科、保卫科

抢险救灾组:总务科

医疗救护组: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后勤保障组:***

通信联络组:***

善后工作组:***

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应急求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及时做好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

医用氧舱使用科室应对医用氧舱的各类危险源实行安全监控,及早发现可能产生事故的隐患并采取预警措施。

医用氧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岗位落实安全监测、监控和预警措施。

医用氧舱单位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验收检验合格的氧舱。在投入使用前,核对经过审查鉴定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并取得当地质量技术监监督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建立完善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认真实施。实行科学管理、规范使用、精心检查,定期分析医用氧舱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消除危险源。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医用氧舱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维护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医用氧舱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用氧舱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五、事故确认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突发事件情况报告后,首先要对现场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确认。包括确认事故地点、事故形式、事故类型、影响范围、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分析控制事故和应急救援的流程及技术要求,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范措施、紧急处理措施以及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先期处置的同时,对于无法控制事故状态,需要救援时,应在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救援预案,并逐级上报,请求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的保卫与人员疏散

3、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措施

预案启动后,应急医疗救护组应当依照预案规定积极跟进救援,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的现场医疗救治和受惊人员的心理抚慰,对受伤较重人员,要根据伤情及时提供座椅、担架、开水、药品、棉衣等帮助,适时进行转移治疗。对危重伤病人员应当立即转移至相应的医疗科室,或联系附近医院急救中心和120,请求支援救助。

六、现场清理和恢复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好医用氧舱的全面检查。医用氧舱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必须由具备A5资格的生产厂家经全面检查并进行大修,在消除所有事故隐患后,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内容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并验收检验合格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审核同意后,方可恢复工作。检验不合格,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应急工作终止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组织分析、评估本次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七、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医用氧舱所处的房间内应设专门的电话,该电话不得挪作它用,不得停机,不得长时间占线;若号码更换,应立即更新;

(2) 各相关机构和部门负责人应保证通信的畅通,原则上应全天开通手机;

(3)相关人员的电话更改号码应及时报告,办公室和各部门应该存档通信联络方法。

2、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1)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列表。

(2)定期检查救援设备完好情况,检验其安全性能,损坏、质量出现问题或过期应立即报废,及时更换、添置。

(3)每年初编制救援装备和物品的更新、充实计划,经费上予以保证,年底总结、改进。

3、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4、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培训与演练

(1)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提高应急人员的素质、能力。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2)人员调动时,对应急救援岗位及时更换补充和培训;工作人员轮休期间,保证在岗应急救援力量。

(3)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预案》的学习,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落实、改进参与救援的措施。

(4)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

(5)预案演习制度化、规范化。使全体员工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的程序、方法,增强各部门的协调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练,检验应急行动与预案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缺陷的评估。演练结束后要备案记录,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完善预案。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3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在万一发生事故后能科学、合理、有序、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1.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1.3.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3.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3.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1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成立压力容器、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救援组织机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1.2 救援组织机构下设现场处置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见图 1。

2.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2.2

2.2.1 总指挥:

(1)组织制订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办公室、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7)压力容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2 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

(2)按照总指挥指令,协助组长,指挥抢险工作。

(3)总指挥因故不在时,全权指挥抢险工作。

2.2.3 现场处置组:

(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置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置,尽量减少损失。

(2)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

2.2.4 警戒疏散组:

(1)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

(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2.2.5 后勤保障组: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2.2.6 医疗救护组:

(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2.2.7 通讯联络组: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常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3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分析

类别

项目

内容

容器名称

容器台数

容器工艺类别

□反应R □换热E □分离S □存储C

介质属性

□清洁 □易爆 □有毒 □腐蚀 □深冷 □高温

最高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周边建筑分布

□密集 □不密集

周边人员分布

□密集 □不密集

易燃易爆场所

□靠近易燃易爆场所 □不靠近易燃易爆场所

道路情况

□畅通、无堵塞 □拥挤、堵塞

消防队位置

□5公里内 □10公里内 □10公里以上

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 危险源分析辨识

4.1.1 压力容器

(1) 超压引起爆炸: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效;误操作;反应容器物料添加量、压力、温度异常;周边环境温度骤升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超压爆炸;

(2) 泄漏引起爆炸:当介质属易燃易爆介质时,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可能引起泄漏周边爆炸进而引起容器爆炸;

(3) 泄漏引起中毒: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毒介质将引起人员中毒,爆炸事故当介质为有毒介质时更将引起严重人员中毒;

(4) 泄漏引起人员烫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高温介质将引起人员烧伤、烫伤;

(5) 泄漏引起人员冻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深冷液体将引起人员冻伤。

4.1.2、车间及周边建筑

(1)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

(2)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

(3)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而伤人;

(4)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火灾。

4.2 险情分类

险情级别

险情分类

一般

重大

特大

泄露

无毒、非易燃易爆介质较大泄露

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较大泄露,高毒介质泄露

爆炸

非有毒,易燃易爆介质容器引起爆炸

有毒、高毒易燃易爆介质容器爆炸

火灾

车间内小范围火灾但消防设备周全

车间及周边大面积火灾

车间及周边大面积火灾、且周边有易燃易爆品及设备

4.3 灾害后果预测

本预案编制时对灾害后果进行预测,对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人员数量、重要或居民建筑物等因素也予以充分考虑。

5 预防机制

(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专门机构或者设专(兼)职人员;

(3)定期分析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

(5)企业日常检查制度;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8)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的定期报告制度。

6 应急响应

6.1 应急响应程序

6.1.1 报警

(1)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

(2)如为较大事故,应即时拨打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电话12365 或拨打 110 报警。

6.1.2 启动救援预案并组建救援队伍

(1)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有关成员到达事故现场;

(2)组织机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组工作人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向现场总指挥报到,接受任务,了解现场灾害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

(3)按各组分工进行抢险。

6.1.3 通报:

根据“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利用本单位内部的各种宣传、通讯工具,向本单位人员发送通报。

通报内容:

(1)事故发生情况;

(2)人员情绪的稳定;

(3)疏散人员和救护。

6.2 应急疏散

6.2.1 原则

(1)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撤离险区;

(2)只要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立即下达紧急疏散命令,紧急疏散命令只能由应急总指挥下达;

(3)险情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撤离;

(4)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特殊情况下,可翻墙或采取其他措施撤离。

6.2.2 应急疏散程序

(1)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如果险情无法控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一部门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3)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

6.2.3 应急疏散路线图

6.2.4 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1)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带领人可用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2)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

(3)楼房楼下着火时,楼上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应根据现场不同情况争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4)火灾时自身衣帽一旦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身上的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身上着火可就地躺下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在场人员可帮助灭火。

6.3 事故现场处置要点

6.3.1 发现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6.3.2 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但要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6.3.3 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第 2 条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6.3.3.1 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研制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

6.3.3.2 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6.4 安全警戒:

(1)加工场外围警戒:消除路障,劝导行人撤离现场。如起火为迎接消防人员及到达现场要创造有利条件;

(2)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由厂指挥部立即向消防指挥报告事故发生情况, 并移交指挥权,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调遣;

(3) 保护事故现场,禁上无关人员进入,并积极协助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

6.5 事后处理

(1)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安监部门等进行事后处理;

(2)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3)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质监部门、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

事故报告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事故单位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⑥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 保障措施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7.1.1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7.1.2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 24 小时畅通;

7.2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7.2.1 制订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清单,包含但不限于抢修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消防设施、医疗设备等,同时应保证其可靠有效;

7.2.2 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经费)有保障;

8 培训队伍保障

8.1 应急救援培训

(1)制定应急培训计划。

(2)对重点岗位,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培训;

(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措施与能力。

8.2 演习(演练)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得到妥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演习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援演习;

(3)每次演习可针对一种情况,也可结合多种情况综合演习。演习结束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填写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表,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做好整改工作。

9 预案发布、培训和更新

9.1 应急预案的发布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组织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审定,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9.2 预案的培训和更新

9.2.1 预案在发布后应组织预案所涉人员学习贯彻、演习演练;

9.2.2 演习演练至少一年一次,根据演练的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

9.2.3 根据人员变动、设备参数改变、演习演练验证结果、新经验新教训,以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的改变等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和修订。

9.3 预案上报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预案发布或更新后应报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

9.4 监督检查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预案的制定、完善、演练进行监督检查。

压力容器常见故障及事故处置方案

一、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

(1)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2)未对设备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就试车或打开人孔进行焊接检修,空气进入容器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爆炸;

(3)用可燃、助燃气体(如氧气、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化系统的变换气)补压、试压、试漏;

(4)未做动火分析、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或盲板质量差,或采用石棉板盲板),未办理动火证就动火作业;

(5)带压紧固设备的阀门和法兰的螺栓;

(6)盲目追求产量,超压超负荷运行;

(7)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经验从事。

2、操作失误

(1)设备置换清扫时,置换顺序错误;

(2)操作中错开阀门,或开关阀门不及时。或开关阀门顺序错误,致使设备憋气或气体倒流超压,引起物理爆炸;

(3)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剧增,或使设备内母液凝固;

(4)投错物料,使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

3、设备制造缺陷

(1)自制或自制改装的设备,材质不符合要求,没按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

(2)焊接质量太差,如设备焊接处有明显的与母材未熔合、连续点状夹渣、气孔、裂纹,或焊接口未开坡口、焊肉薄厚不均等;

(3)没有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工,给设备事故留下隐患;

(4)选用旧设备或代用设备,因材料性能不明或自身缺陷而发生事故。

4、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

(1)设备不能及时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全面检验等;

(2)设备维修改造时,不能按规定报检,未进行监督检验,改造维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3)因需拆保温及设备不能更换触媒等原因,不能实施定期检验;

(4)因设备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定期检验。

5、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失效

(1)设备运行中,因仪表接管漏气、阀门密封不严等引起可燃易爆气体泄漏;

(2)仪表装置失灵、损坏;

(3)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失灵,致使容器超压爆炸;

(4)安全装置安装质量不好,以致在正常使用中自行动作,使容器内物料喷出而引起事故;

(5)容器上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破损,安全附件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等原因造成物料泄漏引起事故。

6、腐蚀及其他原因

(1)由于设备、环境、介质等因素影响,存在较严重的腐蚀。设备腐蚀速率快,未及时发现腐蚀等;

(2)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

(3)设备长期储存,温度过高引起自聚反应或充装可燃性液化气体过量,高温下储存和运输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剧增而引起爆炸。

二、处理措施

1、超压

1.1 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操作相应阀门及排放装置,将压力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防隐患;

(3)超压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压、直到停车;

(4)超压情况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5)修理或更换受压部件;

(6)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1.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超温

2.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立即操作相应阀门,喷淋装置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超温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温、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超温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变形等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2.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异常声响

3.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立即观察设备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原因不明应立即降压、直到停车;

(4)检查异常响声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观、变形等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3.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4、异常变形

4.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停车;

(2)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对变形部位进行检查;

(4)修理或更换变形受损部件;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5、泄漏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关阀门,立即降压停车;

(2)通知应急人员救援队伍、设备管理部门、工艺运行部门;

(3)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报 120 急救电话,抢救伤员;

(4)切断电源,做好消防准备,防止泄漏的易燃易爆介质爆炸;

(5)封闭泄漏现场,将泄漏设备与周围相连系统断开;

(6)堵塞泄漏部位,将设备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

(7)通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

(8)查明泄漏原因,修理、更换受损部件;

(9)详细记录泄漏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10)应注意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或者排放,重大泄漏应有及时向公众分布,必要时作好疏散工作。

6、异常振动

6.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确认振动源,并予以消除;

(2)有可能造成设备损伤的,应停车检测。

6.2 预防措施

(1)加强工艺纪律,避免操作参数的异常波动;

(2)加强巡检,检查管道系统支吊件完好程度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4

聊城润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实施日期: 2017 年 1 月


编制:黄贤文

审核:杨成立

签发:李志勇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 以人为本,为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在万一发生事故后能科学、 合理、 有序、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 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 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 极应对、立足自救;

1.3.3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 负责指挥、 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有关部门应按照各 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臵工作;

1.3.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 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 威性和可操作性;

1.3.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 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 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 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 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1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成立压力容器、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 构,救援组织机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 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1.2救援组织机构下设现场处臵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 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见图 1。

2.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

2.22.2.1 总指挥:

(1)组织制订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 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办公室、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 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 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7) 压力容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 关物证、资料;(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总指挥

李志勇

副总指挥

杨成立

现场处置组

警戒疏散组

后勤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通讯联络组

组长:黄贤文

组长:葛清荷

组长:袁勇成

组长: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2副总指挥:

(1) 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

(2) 按照总指挥指令,协助组长,指挥抢险工作。

(3) 总指挥因故不在时,全权指挥抢险工作。

2.2.3现场处臵组:

(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臵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臵,尽量

减少损失。

(2)在现场处臵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

2.2.4 警戒疏散组:

(1)负责布臵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 场道路畅通。

(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2.2.5后勤保障组: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2.2.6医疗救护组:

(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 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2.2.7通讯联络组: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 常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3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分析

类别

项目

内容

容器及参数

容器名称

储气罐

容器台数

容器工艺类别

□反应R □换热E □分离S □存储C

介质属性

□清洁 □易爆□有毒 □腐蚀 □深冷□高温

最高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周 边 情 况

周边建筑分布

□密集 □不密集

周边人员分布

□密集 □不密集

易燃易爆场所

□靠近易燃易爆场所 □不靠近易燃易爆场所

道路情况

□畅通、无堵塞 □拥挤、堵塞

消防队位臵

□ 5公里内 □ 10公里内 □ 10公里以上

4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危险源分析辨识 4.1.1压力容器

(1) 超压引起爆炸: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效;误 操作;反应容器物料添加量、压力、温度异常;周边环境温 度骤升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超压爆炸;

(2) 泄漏引起爆炸:当介质属易燃易爆介质时, 由于法兰、 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可能引起泄漏周边爆炸 进而引起容器爆炸;

(3) 泄漏引起中毒: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 泄漏 时,有毒介质将引起人员中毒,爆炸事故当介质为有毒介质 时更将引起严重人员中毒;

(4) 泄漏引起人员烫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 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高温介质将引起人员烧伤、烫 伤;

(5) 泄漏引起人员冻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 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深冷液体将引起人员冻伤。 4.1.2、车间及周边建筑

(1)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

(2)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

(3)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 而伤人;

(4)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火灾。

4.2灾害后果预测 本预案编制时对灾害后果进行预测,对灾害影响的地域范 围、人员数量、重要或居民建筑物等因素也予以充分考虑。

5预防机制

(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专门机构或者设专(兼)职人员;

(3)定期分析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

(5)企业日常检查制度;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8)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的定期报告制度。

6应急响应

6.1应急响应程序

6.1.1报警

(1)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副总 指挥)汇报事故情况;

(2)如为较大事故,应即时拨打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部门应急电话 12365 或拨打 110 报警。

6.1.2启动救援预案并组建救援队伍

( 1)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 救援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有关成员到达事故现场;

(2)组织机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组工作人 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向现场总指挥报到,接 受任务,了解现场灾害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

(3)按各组分工进行抢险。

6.1.3通报:

根据“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导

思想 ,利用本单位内部的各种宣传、通讯工具 ,向本单位人员

发送通报。 通报内容:

(1)事故发生情况;

(2)人员情绪的稳定;

(3)疏散人员和救护。

6.2 应急疏散

6.2.1原则

(1)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 撤离险区;

(2)只要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立即下 达紧急疏散命令,紧急疏散命令只能由应急总指挥下达;

(3)险情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 撤离;

(4)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 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特殊情况下,可翻墙或 采取其他措施撤离。

6.2.2应急疏散程序

(1)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 如果险情无法控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一部门每个人, 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3)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

6.2.3应急疏散路线图

6.2.4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 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 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1)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 通道布臵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带领人可用 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 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2)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 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 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 如果有条件, 可用湿毛巾捂住嘴、 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

(3)楼房楼下着火时,楼上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应根据现 场不同情况争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4)火灾时自身衣帽一旦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如 果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身上 的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 身上着火可就地躺下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在场人员可帮 助灭火。

6.3 事故现场处臵要点

6.3.1发现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6.3.2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 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 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但要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 安全地点;

6.3.3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第 2 条措施外还要通过水 喷淋冷却以降温。

6.3.3.1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要根据容器、 介质不 同研制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

6.3.3.2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 切断电 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6.4安全警戒:

( 1)加工场外围警戒:消除路障 ,劝导行人撤离现场。如起 火为迎接消防人员及到达现场要创造有利条件;

( 2)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 ,由厂指挥部立即向消防指挥报告 事故发生情况 , 并移交指挥权 ,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调遣;

( 3) 保护事故现场 ,禁上无关人员进入 ,并积极协助消防公 安等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

6.5事后处理

(1)积极配合质监部门 ,安监部门等进行事后处理;

(2)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 3)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报送质监部门、安监部门

等有关部门。 事故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单位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保障措施

7.1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7.1.1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 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7.1.2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 24 小时畅 通;

7.2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7.2.1制订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清单,包含但不限于 抢修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消防设施、医疗设备等,同时应 保证其可靠有效;

7.2.2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经费)有保障;

8培训队伍保障

8.1应急救援培训

(1)制定应急培训计划。

2)对重点岗位,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臵的培训;

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措

施与能力。

8.2演习(演练)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救援人员 的熟练程度,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发生事 故时能得到妥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演习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 件和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援演习;

(3)每次演习可针对一种情况,也可结合多种情况综合演 习。演习结束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工 作,填写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表,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认真总结,做好整改工作。

9预案发布、培训和更新

9.1应急预案的发布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组织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审定,并由单 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9.2预案的培训和更新

9.2.1预案在发布后应组织预案所涉人员学习贯彻、演习演 练;

9.2.2演习演练至少一年一次,根据演练的情况,对预案进 行更新;

9.2.3根据人员变动、设备参数改变、演习演练验证结果、

新经验新教训,以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的 改变等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和修订。

9.3预案上报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预案发布或更新后应报送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

9.4监督检查

依据《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和其他法律、 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预案的制定、完善、演 练进行监督检查。

压力容器常见故障及事故处臵方案

一、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

(1)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2)未对设备进行臵换或臵换不彻底就试车或打开人孔进 行焊接检修,空气进入容器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爆炸;

(3)用可燃、助燃气体(如氧气、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 化系统的变换气)补压、试压、试漏;

(4)未做动火分析、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 生产系统进行隔离,或盲板质量差,或采用石棉板盲板) , 未办理动火证就动火作业;

( 5)带压紧固设备的阀门和法兰的螺栓; ( 6)盲目追求

产量,超压超负荷运行; ( 7)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经验从

事。 2、操作失误

(1)设备臵换清扫时,臵换顺序错误;

(2)操作中错开阀门,或开关阀门不及时。或开关阀门顺

序错误,致使设备憋气或气体倒流超压,引起物理爆炸;

(3)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剧增,或使设备内母 液凝固;

( 4)投错物料,使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 3、设

备制造缺陷

( 1)自制或自制改装的设备,材质不符合要求,没按规定

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

(2)焊接质量太差,如设备焊接处有明显的与母材未熔合、 连续点状夹渣、气孔、裂纹,或焊接口未开坡口、焊肉薄厚 不均等;

(3)没有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工, 给设备事故留下隐患; ( 4) 选用旧设备或代用设备,因材料性能不明或自身缺陷而发生 事故。

4、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设备存 在缺陷未及时发现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 验,

(1)设备不能及时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全面检验等; ( 2)

设备维修改造时,不能按规定报检,未进行监督检验,改造 维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3)因需拆保温及设备不能更换触媒等原因,不能实施定 期检验;

( 4)因设备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定期检验。 5、安全附件

及安全保护装臵损坏失效

( 1)设备运行中,因仪表接管漏气、阀门密封不严等引起 可燃易爆气体泄漏;

(2)仪表装臵失灵、损坏;

(3)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臵失灵,致使容器超压 爆炸; ( 4)安全装臵安装质量不好,以致在正常使用中自

行动作,使容器内物料喷出而引起事故;

(5)容器上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破损,安全附件 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等原因造成物料泄漏引起事故。 腐蚀及其他原因

(1)由于设备、环境、介质等因素影响,存在较严重的腐 蚀。设备腐蚀速率快,未及时发现腐蚀等;

(2)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

(3)设备长期储存,温度过高引起自聚反应或充装可燃性 液化气体过量,高温下储存和运输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剧 增而引起爆炸。

二、处理措施

1、超压

1.1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操作相应阀门 及排放装臵,将压力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防隐 患; (3)超压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 继续降压、直到停车;

(4)超压情况所涉及的受压元件、 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修理或更换受压部件;

(6)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 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 规程和应急预案。 2、超温

2.1方法和步骤:

(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 ,立即操作相应阀

门,喷淋装臵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 ;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 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消除隐患;

(3)超温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 降温、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超温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变形等 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2.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 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 规程和应急预案。 3、异常声响 3.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立即观察设备压力、温度等运行参

数是否正常;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 3)

原因不明应立即降压、直到停车;

(4)检查异常响声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观、 变形等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3.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 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 规程和应急预案。 4、异常变形 4.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 立即停车;

( 2)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对变

形部位进行检查; (4)修理或更换变形受损部件;

(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

况; 5、泄漏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关阀门, 立即降压停车;

(2)通知应急人员救援队伍、设备管理部门、工艺运行部

门; (3)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报 120

急救电话,抢救伤员;

(4)切断电源,做好消防准备,防止泄漏的易燃易爆介质 爆炸; ( 5)封闭泄漏现场,将泄漏设备与周围相连系统断 开; (6)堵塞泄漏部位, 将设备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 (7) 通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 ( 8)查明泄

漏原因,修理、更换受损部件;

(9)详细记录泄漏情况, 受损部件的修理、 更换情况; ( 10) 应注意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或者排放,重大泄 漏应有及时向公众分布,必要时作好疏散工作。 6、异常振

动 6.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确认振动源, 并予以消除;

( 2)有可能造成设备损伤的,应停车检测。 6.2 预防措施

(1)加强工艺纪律,避免操作参数的异常波动; (2)加强巡检,检查管道系统支吊件完好程度等情况,及 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精品文档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5

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压 力 容 器 应 急 预 案

长治市麟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1)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 故;(2)氧气、乙快瓶及空压机储气罐爆炸造成的人身伤 亡事故。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主要原因(1)超压超温;(2)压力容 器有先天性缺陷;(3)未按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和报废;(4)压力容器内腐蚀和容器外腐蚀;(5)安全 阀卡涩,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排气量不够;(6)操作 人员违章操作;(7)压力容器同时进入发生化学反应的物 质而引发爆炸。

危害程度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被毁、施工 中断、危害环境或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1) 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

2) 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

3)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而 伤人;

4)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人员中毒、烫伤、冻伤及 火灾;

5) 二次爆炸及燃烧:当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可燃液化气体 时,容器破裂爆炸在现场形成大量可燃蒸气,并迅即与空 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气,在扩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 炸,常使现场附近变成一片火海,造成重大危害。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 统一领导指挥下开展。(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 期,事故单位应按照本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撤离遇险 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迅速切 断与外界连接系统;应做好紧急疏散,现场隔离,防止人 员中毒,并切断电源。

(4)安全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 护人员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5)通讯畅通原则:现场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通 讯畅通。

3、 组织机构

办公室设在机动科

主任:岳明山

副主任:关建军

成员:各科室科长、各车间主任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1)正确、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一项重 要措施。从压力容器的特点出发,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 占•

八、、・

(1)平稳操作。主要指要缓慢地加载和卸载,并保持运行

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

(2)防止压力容器的超压。

(3)紧急停车:运行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威胁压力容器的 安全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2)经常检查:容器运行期间应定时、定点进行检查并如实 做好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附 件等。

3) 做好维护保养,使压力容器处于完好状态。运行期间的 维护主要是经常检查腐蚀和“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现 问题及时采取妥善措施。

4) 定期检验,必须根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压力容器 进行定期检验,检验中若发现缺陷,要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

5) 加强压力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和使用、检验记录应妥善 保管。设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 负责新增压力容器的验收、试

运行及压力容器的日常管理等,还应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 操作规程等技术要求。

6) 建立健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人员持证上岗。

7) 安装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预警行动

1) 发现压力容器有缺陷,及时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及时消除 缺陷。

2) 对检验机构定期检验中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必须 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必须停用压力容器。

3) 当工作面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当班人员必须立即 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现场安全员、值班员。

4) 当某一工作面发生容器爆炸事故时,当班人员应立即采 取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启 动应急救援预案。

5) 当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启动公司总体预案。

5、信息报告程序

现场报警方式

报警主要采取移动电话、对讲机、口头等方式报警。当事 人或知情人应首先向现场负责人报警,同时向周边人员呼 喊,请求支援;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必须组织人员开展施 救工作。同时,向上一级报告。

通讯、联络方式

为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电话必须 保持24小时开通,随时接收应急救援报告和发布相关信 息,充分利用电话、对讲机、网络进行联络;有条件的单 位至少安排一部值班应急车,在电话、对讲机、网络中断 的情况下,利用车辆进行内外、上下联络,确保信息畅 通。

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开 展救援,报警内容必须简练、准确。

向外求援方式

在内部救援能力不足时,主要向邻近请求协调其他单位救 援。必要时,向社会救援组织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如120

(医疗救护)、H9 (消防)、110 (公安)、122佼通) 等。

6、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进行事故分级,并分为三级应 急响应。

(1) I级应急响应

发生I级、II级事故时,由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 组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 作。

(2) II级应急响应

发生川级事故时,由项目部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 挥,协调处理。

(3) III级应急响应

发生IV级事故时,发生单位 倍0门)启动本单位 倍0门)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处置。

响应程序

级响应程序

当事故达到I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 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

a、 事故单位立即上报项目部,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 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组成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就 有关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b、 项目部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 场应急救援。

c、 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辽宁省安监局、股份公司等上 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故发展态势。

II级应急响应

当达到II级应急响应标准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成员到位,先期开 展现场应急救援。

b、项目部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及时掌握事态 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关于应急 救援的指导性意见。

C、应急领导小组按照程序向项目部报告事故救援进展情 况,并及时续报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III级应急响应

当事故达到III级应急响应标准时,事故发生单位 倍0门)

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 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a.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故发生单位

的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该机构成员必须立即到位。 b、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研究制定决策 救援方案,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 倍B门)一切有效资源 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采取 应急行动,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C、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应急办 公室立即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报告事故情况,应 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到位,并按照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 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意见;

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及时向 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处置措施

1) 发生爆炸事故时,全体人员应按照应急疏散路线有序地 撤离。

2) 现场负责人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方案。有关部门接到事故 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抢险救灾,防止势态恶化,把损失 降到最低限度。

3) 遇有人员受伤,立即采取消毒、止血等临时急救措施, 迅速向120求救,说明事故严重程度,联系电话等,并派人 到路口接应。

4) 爆炸引起火灾时,立即向“119”求救。切忌盲目进入现 场,防止有毒气体伤害,可进行必要的通风,降低毒气浓 度,方可进入火场抢险,待消防人员赶到后,积极配合消 防部门抢险救灾。

5) 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判断 正确,防止二次爆炸,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指挥抢险救灾, 降低损失。

6) 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积极配合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遵循 “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 似事故再度发生。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各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社会 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内部联动机制,做到资源共享, 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服从项目部应急指挥办公室的 统一指挥、调配。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保证设备、 设施完好有效,数量合理。

长治市麟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压力容器应急处置预案篇6

1、空压站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1、事故类型:爆炸。
1.1.2、事故发生区域: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区域。
1.1.3、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有:分汽缸安全附件失灵、压力容器超压运行。
1.1.4、事故发生的前兆:分汽缸安全附件失灵及压力容器超压运行会导致压力容器爆炸。2、控制措施
2.1、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
3.1.1现场人员(作业班或其他人员)发现压力容器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时,立即拨打######4电话报警并通知车间应急指挥组。3.1.2、中控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作业程序对空压机实施停机。3.1.3、现场最高指挥接报后,立即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下达抢险救援命令指挥抢险救援。
3.1.4、警戒维护组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将现场实施警戒并保护现场,根据现场决定封锁路面及交通,疏散人群。除抢修人员等,所有无关人员均应留在警戒范围外,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引起伤亡扩大或破坏现场。当飞散出去的零部件较远无法监护时,应将其拾起,并在散落处作必要标记,直到厂应急指挥中心警戒组接管将其移交,并作记录。以便保护证据,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3.1.5、紧急疏散组马上通知事故影响范围人员从安全出口通道疏散至安全地点。
3.1.6医疗救治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辅助医务救护人员工作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