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五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五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6-01 10:40:07 点击: 推荐访问: 教育部 教育部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教育部门自查报告

特定的某个项目。例句:~训练。进行~检查。~资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5篇

第一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ABC基金会

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ABC基金会(以下简称“A基金会”)专项公益基金的设立、实施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ABC基金会章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基金是指发起人以支持公益事业为目的,在A基金会的基本账户下,设立专项基金科目,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专款专用,并遵守本办法管理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专项基金的设立

第三条凡境内外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企业和个人,均可作为发起人向A基金会申请设立符合A基金会宗旨的、并由发起人指定公益用途的专项基金。

第四条发起人申请设立专项基金需向A基金会提交下列材料:

1.专项基金设立方案;

2.专项基金章程(拟);

3.发起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复印件(以上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发起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签字;

第五条设立专项基金的初始基金最低数额为200万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

第六条专项基金的名称应根据专项基金设立的目的,由发起人提出、经A基金会审核命名,在该专项基金名称前,须冠以“ABC基金会”(简称时可用“A”)的字样,对外一律使用经本会审定的专项基金全称或简称。

第七条A基金会应与发起人签署《发起和设立专项公益基金协议书》,确立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协议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发起设立专项基金的数额及基金名称;

2.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

3.发起人或捐赠人的捐赠意向及管理、使用要求;

4.管理成本的内容、提取方式和比例;

5.专项基金管理机构的组成及工作职责;

6.专项基金终止及延续条件;

7.是否履行备案手续和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第八条专项基金捐赠到账后,A基金会应向捐赠人开具正式捐赠收据。

第九条专项基金是在A基金会下设的独立核算基金,不具独立法人性质。

第三章专项基金的管理

第一十条专项基金一经捐赠设立,即应成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专项基金管理和使用的决策机构。

第一十一条管委会由A基金会和发起人共同派员组成,发起人或其委派人员作为该专项基金管委会组成成员,是专项基金事务的核心决策人之一。

第一十二条专项基金管委会的组成人员须经ABC基金会审核同意方可任职, 并由专项基金管委会向其发放聘书。

第一十三条凡认同A基金会章程,热心公益事业,并能够积极参加专项基金组织的活动、承担并完成专项基金管委会交付任务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提出加入专项基金管委会的申请。

管委会的构成人数由发起人与A基金会协商决定。

第一十四条专项基金管委会的主要职责:

1.制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2.制定专项基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3.保证基金的使用及所资助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及A基金会宗旨;

4.审议和批准专项基金的资助计划和工作报告;

5.安排对专项基金进行年度财务审计;

6.对专项基金资产的增值保值工作提出建议;

7.执行A基金会关于专项基金的决定。

第一十五条专项基金管委会会议不定期召开,会议由管委会主任负责召集,须有2/3以上管委会成员出席才能形成决议。

第四章专项基金的项目管理

第一十六条专项基金的实施由基金管委会秘书处提出项目建议并编制年度预结算方案,报管委会审批并送A基金会备案。

第一十七条符合专项基金资助条件的对象须向管委会提交项目申请书及预算报告。申请获管委会批准后,申请人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完成后提出基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决算报告,以接受监督。

专项基金管委会秘书处负责项目资料的完整性。

第一十八条在专项基金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A基金会及发起人有权对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检查并提出意见,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及时予以制止和整改,直至实施法律诉讼。

第一十九条专项基金实行评估制度。在项目中期及结束后,由A基金会人员或组织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费用从专项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条专项基金使用情况的年终审计纳入A基金会的审计中,审计结果在A基金会年度审计报告中公开发表;如果涉及到专项基金的单独审计,专项基金管委会须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A基金会在理事会换届及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专项基金账户须按照A基金会要求同时接受财务审计,以确保专项基金的延续性和捐赠人的权益。

第二十二条专项基金管理成本可从捐赠资金中直接提取,也可由发起人或捐资方另行捐赠。

第二十三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安全、合法、有效的前提下,专项基金可通过银行或其它途径进行增值,提高基金收益。

第二十四条A基金会对专项基金的财务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专项基金管委会对专项基金支出情况的查询,应及时给予如实答复。

第二十五条专项基金及管委会成员不得有损害A基金会声誉的行为,或借A基金会的名誉开展不适当的活动。如有违反,A基金会有权终止专项基金的运作,直至取消专项基金的设立。

第五章专项基金的存续与终止

第二十六条如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捐赠和项目运作,经相关各方协商同意,可继续存在并运作。如捐赠计划已完成,捐赠者仍与本会在相同领域展开新的合作,可继续使用原专项基金名称,并重新履行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专项基金的最低存量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如在任意一个会计年度末专项基金资产规模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的,A基金会有权要求管委会在随后的年度内终止该专项基金。

第二十八条如该专项基金使命已完成或遇特殊情况需要终止时,须经专项基金管委会决定。基金终止后由A基金会和管委会共同成立专门的清算小组进行清算。清算结果由具有资格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公开发表,剩余资产经基金管委会批准后交由A基金会开展与专项基金宗旨有关的公益项目,并发布公告。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九条严禁基金管委会成员、工作人员及其它有关联的人员从基金运作中获取不当利益。

第三十条专项基金管委会成员均有权对基金管理、项目实施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如与A基金会章程冲突则以A基金会章程为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ABC基金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区教育专项基金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更好地调动**区社会资源,为新区教育发展筹集资金,为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提供服务,根据**区的实际情况, **区公共事业局和**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市基金会”)经协商同意在市基金会设立**区教育专项基金。为加强教育专项基金的规范管理,现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教育专项基金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区公共事业局共同管理。双方商定在**区公共事业局教育科设**区教育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下称“龙华基金办”) ,负责具体事务。龙华基金办不是独立法人,基金办主任由**区公共事业局分管教育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教育科负责人兼任。龙华基金办主要职能是与市基金会沟通联系,负责本区教育专项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日常工作,促进**区教育发展。

第三条 **区教育专项基金的资金,均要求存放在市基金会的账户里,由市基金会监管。其使用权仍在**区公共事业局和龙华基金办;在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中专门设立**区教育专项基金的财务子科目,用来管理**区教育专项基金,实行单独列帐、专款专用,并遵照本办法进行监管。

第四条 龙华基金办在市基金会和**区公共事业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程序、规范地管理使用**区教育专项基金,属于预算计划内的资金支出由龙华基金办通过年初报表,经**区公共事业局审核后,上报市基金会,由市基金会理事会议确认后执行;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预算计划外资金支出,10万元以下由龙华基金办申请,**区公共事业局审批,超过10万元以上由龙华基金办通过**区公共事业局审核后报市基金会理事会审批。同时应按照安全、合法、有效的原则,和市基金会及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做好基金保值增值工作,努力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接受捐赠者和有关方面的查询监督。

第五条 本专项基金用途:尊师重教,奖教助教;奖学助学,扶困济危;支持其它有利于**区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

按照**区教育发展的需要,龙华基金办可在**区公共事业局的指导下调整奖励资助项目。为充分发挥基金的导向作用,也可对教师教学研究项目、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等进行资助。

第六条 奖励资助项目的评奖条件与奖励标准:由龙华基金办参照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有关办法制定细则,经**区公共事业局审议通过,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备案。其他奖励资助项目也可由捐赠者与**区公共事业局和龙华基金办商定后制定细则。

第七条 龙华基金办在每年2月15日前向市基金会提交本年度**区拟开展的募捐活动和奖励资助的项目、对象、所需资金及支出计划,市基金会汇总后,列入市基金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报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八条 **区公共事业局开展向社会募捐或接受社会捐赠的活动,应通过龙华基金办在市基金会的平台上进行,按《**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资助学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募捐完成后及时将接收到的捐赠款物登记入帐。

第九条 龙华基金办根据市基金会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年度财务支出计划负责新区教育专项基金奖励资助等公益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时向市基金会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市基金会根据项目执行进度分批拨付资金。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将结果和效果评估报告送市基金会。

奖励资助项目资金的拨付程序,按照市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市基金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教育专项基金年度财务审计,**区公共事业局和基金办也可单独组织对新区教育专项基金的专项财务审计。爱心企业和人士作为资金捐赠方,负责监督专项基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捐赠者可向有关方面就其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提出质询。市基金会及龙华基金办应及时向捐赠方提供书面报告。根据捐赠者的要求,可组织对捐赠资金的审计。

第十一条 由市基金会按照《**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规定,统一在市基金会网站上公布龙华基金办公益资助活动的相关信息。龙华基金办可同时在龙华教育网公布与新区教育专项基金相关的信息。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每年结余的经费,结转入下一学年度专项基金。

第十三条 应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的规定使用**区教育专项基金,最高可以将新区教育专项基金每年度用于公益资助项目总支出的10%用作项目运作成本和管理费用。

第十四条 本办法修改和解释权在龙华基金办。

第十五条 本办法经市基金会及新区公共事业局通过后,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云南星原扶贫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规范本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基金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基金会专项基金,是在本基金会宗旨和业务范围内,为推动某项公益活动开展,由本基金会或者自愿捐赠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设立的专门用于开展该活动(或项目)的基金。
第三条 本基金会所设立的专项基金是非独立法人的动本基金(即资助活动从本金中直接支出);负责组织实施专项基金项目和活动的管理委员会是非常设机构。
第四条 专项基金统一设立在本基金会名下,使用本基金会捐赠帐户,由捐赠人与本基金会共同运作管理。
第二章 专项基金的分类
第五条 本基金会专项基金由捐赠人一次或多次捐赠、有限定性捐赠方向和使用范围的专项基金。起设金额为十万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下同)。
第六条 专项基金捐赠款分批到帐的,首批捐赠款不得低于五万元,余款到帐时间由捐赠人与本基金会以合同形式确认。
第七条 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及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基金会接受捐赠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专项基金的设立
第八条 凡国内外热心公益事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向本基金会提交设立专项基金的申请。申请设立专项基金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发起设立专项基金的申请报告;
(二)拟发起设立专项基金的立项申请表;
(三)拟发起设立专项基金的章程或实施办法;
(四)发起人的身份证明;
(五)发起人的情况介绍。
第九条 本基金会收到上述材料后,按以下程序予以审批:
(一)专项基金的起设金额在二百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经秘书处审议后报理事长决定,并报理事会备案;
(二)专项基金的起设金额在二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报理事会会议决定。
第十条 设立专项基金,发起人应与本基金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捐赠设立专项基金的数额、名称和设立时限;
(二)捐赠人的捐赠意向及管理、使用要求;
(三)专项基金管理机构的组成人数;
(四)专项基金管理成本的控制要求;
(五)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第十一条 专项基金捐赠到帐后,本基金会履行以下义务:
(一)向所有捐赠人开具捐赠收据,颁发捐赠证书;
(二)资金使用和监督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和合理要求;
(三)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基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设立后,可使用"云南星原扶贫基金会某基金"的名称,不刻制专门印章。
第四章 专项基金的管理
第十三条 本基金会秘书处负责对专项基金的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专项基金均设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由委员若干名组成,由本基金会与发起人协商指派人员出任,设管委会主任一人、委员若干人。
第十五条 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根据该专项基金设立的目的和年限,制定实施办法;
(二)制定该专项基金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业务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审定资助对象;
(四)负责该专项基金的资金筹集;
(五)拟订该专项基金的年度收支预算,报本基金会审定后组织实施;
(六)拟订该专项基金的年度财务结算,报本基金会审定;
(七)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业务活动计划进展情况以及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接受秘书处、理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以本基金会名义发文件,须经本基金会同意,由理事长签发;专项基金工作人员经本基金会秘书处同意,可以印制名片,名片样式由秘书处审定。
第十七条 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由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会议决议须经二分之一以上成员通过方为有效。
第十八条 专项基金的管理成本从严控制,不得超过该专项基金当年支出总额的百分之十。专项基金的管理成本,可以由捐赠人另行捐赠。
第十九条 本基金会每年度财务审计时,对专项基金进行单项审计,并公布审计报告。
第五章 专项基金的终止和撤销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区分下列不同情形,以不同方式终止:
(一)已完成协议中设定工作任务的,自行终止;
(二)自成立之日起一年内未开展活动的,自行终止;
(三)成立后一年内,公共基金没有募集到资金、独立基金的捐赠资金没有按规定时间到帐的,自行终止;
(四)未按规定上报财务决算和工作总结的,本基金会可以决定终止;
(五)违反协议内容,在社会上给本基金会造成不良影响、损坏本基金会名誉的,本基金会可以强制终止。
第二十一条 管理委员会会议对专项基金终止事项发生争议时,由本基金会理事会会议裁定。
第二十二条 拟终止的专项基金由本基金会与管理委员会成立清算小组进行清算。清算报告应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三条 专项基金终止后,该专项基金工作人员应停止使用专项基金专用名片,不得以该专项基金的名义继续开展活动。
第二十四条 专项基金终止后的剩余财产,由管理委员会按照捐赠人意愿形成决议,经本基金会批准后处理;剩余财产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本基金会用于发展与本基金会宗旨相关的公益事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专项基金捐赠人应维护本基金会的公益形象。未经本基金会书面许可,不得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使用本基金会的名称及标识。
第二十六条 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联的人员不得从基金运作中获取利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基金会章程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本基金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理事会会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分类及选题参考


一、教育理论问题

1. 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再认识

2. “育人为本”内涵的研究与实践

3. 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4. 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5. 地方教育史的研究

6. 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

二、基础教育发展

7. 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

8. 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

9. 中小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实践研究

10. 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

11. 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12. 创办具有自身和地方的特色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

13. 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践研究

14. 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

15.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

三、德育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

17. 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

18. 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

19. 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20. 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

21. 少年儿童德育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

22. 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的探索

2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

24. 良好习惯之项目内容、养成方法途径的研究

25. 学生守则与日常生活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

26. 改变坏习惯与养成好习惯的行为改造之个案研究

27. 爱家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28. 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9. 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

30. 青少年耐艰苦、抗磋磨及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研究

31.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实践研究

32.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

33. 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34. 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

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

35. 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

36. 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37. 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38. 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39.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40. 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

41. 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2. 开展物理小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研究

43. 紧密结合生活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4. 以化学理论方法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

45. 紧密结合生活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6. 开展亲近自然和动植物活动培养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

47. 结合“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48. 以史为鉴知兴衰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研究

49. 紧密结合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50. 开展地理活动,促进地理能力发展的研究

51. 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康需求的行动研究

52. 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

53. 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

五、素质教育

54.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55.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每个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发展前途的研究

56. “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

57. 针对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58. 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59. 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60.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

61. 新时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研究

62. 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增强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

63.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

64. 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

65.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66. 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研究

67. 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

68.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69. 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70. 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71. 促进高中生自立自主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形成的研究

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

72. 依法治校、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

73.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74. 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

75.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76. 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77.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

78. 城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相关政策的研究

79. 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

80. 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习俗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研究

81. 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校园文化的研究

82. 以研究校史为抓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

83. 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富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

84. 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

85. 开展社团活动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

七、师资队伍建设

86. 学校师德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

87.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

88. 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研究

89. 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及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

90. 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

91. 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

92. 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93. 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践研究

94.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

95. 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

96. 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

97. 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

98. 积极实行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

99. 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

100. 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

101. 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

102. 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

八、教育心理

103.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104. 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105. 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

106.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107.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

108. 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109.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践研究

110. 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践研究

11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112. 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11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

114. 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九、考核与评价改革

115. 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116.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117. 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素质主动提高的研究

118. 吾日三省五身新解及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119. 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120. 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121.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

122.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

123. 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

124. 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

十、信息技术与网络

125. 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26. 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

127. 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

128. 家校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

129. 建立网路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

130.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

131. 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

132.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

133. 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

134.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

十一、农村教育

135.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研究

136. 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

137.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

138. 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139. 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

140. 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

141. 利用农村地域优势,办具有农村特色的义务教育

142. 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

143. 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

144.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145. 继续强化农村三教(基础、职业、成人)统筹的实践研究

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

146. 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建设问题研究

147. 家长育人知识的教材研究与编写

148. 关于家务劳动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

149. 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50. 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151.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52. 学校社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53. 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54. 加强与社会单位(关工委、妇联、政法、社区等)联系构筑社会教育平台实验研究

155.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十三、学前教育

156.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57. 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58. 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

159. 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经研究

160. 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161.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162. 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

163. 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164. 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

165.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研究

166. 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167.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

168. 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

169. 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

170. 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171. 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

172. 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

173.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研究

174. 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

175. 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176.幼儿文化礼仪教育的研究

177.幼儿法纪安全教育的研究

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

178. 根 据社会需求实行灵活学制的实践研究

179. 根据需求变化建立快速组建新专业机制的实践研究

180. 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实践研究

181. 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182. 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

183. 适应就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

184.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185. 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18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187. 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

188. 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

189. 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

190. 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

191. 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

192. 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

193. 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

194. 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195. 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

196. 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

197.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

198. 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研究

十五、继续教育

199. 政府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社会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研究

200. 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201. 职校举办各类成人非学历单项技能培训班的实践研究

202. 职校接受企业岗前培训的实践研究

203. 学校举办满足社会文化(体音美)需求培训的实践研究

204. 学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继续教育的实践研究

205. 利用学校资源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教育培训的实验研究

十六、体育、卫生、艺术

206. 学校体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

207.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史的研究

208. 借鉴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服务

209. 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发展研究

210. 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1. “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研究

212. 学校体育工作中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

213. 培养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内容、养成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14.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研究

215. 体育(音乐、美术)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研究

216.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217. 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身需求的行动研究

218. 传统体育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

219. 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要的行动研究

220.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

221. 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222.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打造特色体育项目学校的实验研究

223. 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实验研究

224. 学校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研究与应用

225. 体育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研究

226. 学校体育教师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

227. 体育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及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

228. 优秀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229.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发展学习环境的研究

230. 构建教育信息网络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发展的研究

231.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32. 关于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的研究

233. 农村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发展运行机制的研究

234. 努力提高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研究

235. 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研究

236. 现代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发展的研究

237. 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研究

238. 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239. 学校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发展模式的研究

240. 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241.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42. 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

243. 体育(音乐、美术)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

244. 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245. 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创新研究

246.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的研究

247. 婴幼儿(2—6岁)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验研究

248. 预防与控制学生近视眼可行性研究

249. 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餐管理的研究

250.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追踪研究

251. 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新特征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

252.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53. 国内外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254. 学校卫生监测指标系统的研究

255.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研究

256. 学校卫生人员和健康教育师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57. 中外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258. 学校体育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管理研究

259. 开展体育课余训练,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实验研究

260. 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研究

261. 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262.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自我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研究

263.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在文艺与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4. 研制开发符合时代特点,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体育器材教具的应用研究

265. 开展丰富多彩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

266. 意大利艺术留学预科(音乐、美术)研究

267. 学校举办满足社会文化(体音美)需求培训的实践研究

注:申报学校自由选题,也可另立研究题目,对获准立项没有影响

第五篇: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XX基金会XX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XX基金会XX项基金是在XX基金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XX和广大爱心人士联合创立的一个专门从事资助社会家庭贫困学生的专项基金。

第二条 XX专项基金的宗旨是:弘扬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美德,爱心助学,促进教育新发展。

第三条 XX专项基金的任务是:通过开展宣传和调查活动,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关心、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奉献一份爱心,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条 XX专项基金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接受XX基金会的领导和监督。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参加爱心助学活动的社会爱心人士都是会员。

第六条 XX专项基金成立领导机构,代表会员集中行使权利。
  1、XX专项基金领导机构由XX专项基金专委会执行。设专委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
  2、XX专项基金办公室设在XX心,专委会主任办公室主任,主持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3、XX专项基金下设财务室,对基金进行专项管理。  

4、XX专项基金设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由XX基金会领导担任。

第七条 XX专项基金领导机构的职责是:

1、负责制定和修改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对XX专项基金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决定;

2、制定爱心助学基金的使用方案,审查、审批受助者名单;

3、制定、审议XX专项基金的工作计划;

4、评议总结XX专项基金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 专委会主任负责XX专项基金的全面工作,具体有以下职责:

1、主持召开专委会会议或全体会议,审议批准XX专项基金的各项计划;

2、 审查批准XX专项基金的经费开支;

3、领导协调XX专项基金的工作;

4、指导XX专项基金活动;

5、监督和检查XX专项基金工作的开展情况;

6、负责XX专项基金成员的调查工作;

7、向XX基金会领导汇报工作。

8、接受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督查指导。

第九条 副主任职责

1、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2、对XX专项基金的活动进行宣传;

3、组织XX专项基金的重大活动;

4、主任不在校时,负责基金会的工作。

第十条 XX专项基金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服从主任领导,协助主任、副主任开展日常工作;

2、调查了解征求意见,核定学生困难情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向专项基金提出资助名单和有关资料;

3、根据基金会的决定,向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

4、组织开展基金会确定的各项活动;

5、对基金会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6、负责勤工俭学项目的实施。

第三章 基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

第十一条 XX基金的来源

1、爱心企业家的爱心捐款;

2、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的专项赞助、捐款;

3、XX基金会专项拨款;

4、组织活动所得善款;

5、其它正当途径筹得的专款。

第十二条 XX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1、XX专项基金全部交学校XX专项基金财务组统一管理,建立专门帐户、账册,专款专用。XX专项基金财务组根据基金会的决定和校领导的审批意见负责基金的收支工作。

2、财务组每次要对基金的具体来源、金额、受资助的学生名单、受资助金额张榜公示。

3、爱心助学款只能用于助学教育相关项目;特殊资助视具体情况经基金会领导研究并公示无异议后发放。
  4、爱心助学基金的发放由基金会决定,报校领导审批方可使用。

5、XX专项基金领导机构根据助学基金的款数和受助学生数量,应留足应付意外情况基金。

6、爱心助学基金的使用实行动态管理。XX专项基金办公室建立受资助学生管理档案,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跟踪审查,适时调整。

第四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十三条 资助对象的申报条件
  1、凡我省学生,品质优良,遵纪守法,学习勤奋刻苦,能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资助。
   (1)孤儿、单亲家庭且家境贫困者。
   (2)兄弟姐妹多且家境贫困者。
   (3)家庭主要成员中有残疾、严重疾病患者、无劳动能力且家境贫困者。
   (4)家庭出现变故造成家境贫困者。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特殊资助。
   (1)学生家庭遭受重大变故造成家境贫困者。
   (2)学生个人身患残疾、严重疾病造成家境贫困者。
   (3)学生个人受到严重意外伤害造成家境贫困者。

第十四条 申报程序

1、困难学生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班委会推荐,班主任加注意见;

2、 填写《XX专项基金申请表》;

3、家长或学生办理有关贫困证明(必须出具当地村委会、乡政府或居民委员会的贫困证明);

4、经XX专项基金办公室调查核实,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主任签字后上报;

5、XX专项基金办公室负责按程序造表、存档,由财务组按规定发放。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学生在受资助期间,每半学期向XX专项基金办公室反馈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用爱心回报学校和社会。
第十六条  在申报中弄虚作假或接受资助后私自转学者,一经查实,收回资助款,并视情节轻重对相应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七条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终止资助
  1、因特殊原因休学或不能继续学业者。
  2、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或通过其他途径能支付继续学习费用者。
  3、违反校纪、校规及法律有关规定受到“严重警告”以上处分者。
  4、受资助后,成绩差而又不刻苦学习、学习成绩无进步或大幅后退者。

5、发现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挥霍浪费、违规上网等)者。

第十八条   XX基金会监督基金的使用及实施情况。

第十九条   本章程经XX基金会研究通过后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XX基金会XX专项基金。

XX年X月X 日

XX基金会

XX专项基金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