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08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关于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二篇】

关于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二篇】

来源:教案设计 时间:2022-07-14 08:40:04 点击: 推荐访问: 教案 教案优缺点评语 教案及总结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2篇

第一篇: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部编7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

(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

(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涵。

2.学法指导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

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今天,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出示课件: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亲切自然,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简介作者

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

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泰戈尔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

4.教师明确并质疑: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还需仔细探讨课文。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5.教师示范朗读。

6.学生自由回答。

(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四)合作交流,品读诗歌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1.教师设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那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从诗歌的朗读技巧,如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到方面加以回答。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朗读这首诗时还应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并让学生从诗句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这首诗中的人物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结合我们对诗歌中人物的探讨来示范朗读,读后请其他同学从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点评。

3.指名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同学评议。

教师明确: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歌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品味,然后进行访读。

4.出示课件:《金色花》配乐朗诵,学生欣赏。

5.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孩子的口吻来读。

6.学生分组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重在读。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五)合作探究,释解疑难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刻理解主题。

1.过渡:同学们刚才朗读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2.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

⑴“我”为什么这么快乐?

⑵“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让妈妈知道呢?

⑶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教师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这时,学生不难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

板书:圣洁 美丽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都很透彻,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次合作,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

3.师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难点,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同学们,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明确: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老师相信如果你们的父母也在场,一定会深受感动,并为你们的这种行为深感自豪。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及自身生活体验,齐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要凝固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环节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启了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而且通过学生的内心告白,再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及回报之情。]

(七)总结概括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好好珍惜母爱,细细品味母爱,懂得去回报母爱以及关心过我们的所有的人。

(连线,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与板书相照应,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此时,学生对本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八)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既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简洁明了,又是对全文的概括与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九)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2.母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据你的体会感受,你认为母爱就是什么呢?请用句式:“母爱就是……”来表达。

例句:母爱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第二篇: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1.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

导入⇒研读《金色花》⇒研读《荷叶·母亲》⇒拓展延伸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 由耳熟能详的歌曲带学生进入一个爱母、念母的情境,再直接引出课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在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两篇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

导入二:激趣型

 [设计意图] 交流关于母爱的诗句、名言,以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能够激发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母爱,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于它的名言名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有关母爱的名言名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是的,一次回眸,一个微笑,母亲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母爱的《散文诗二首》。

一、研读《金色花》

 [设计意图] 通过诵读这一手段,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赏析诗歌语句的优美,体会其深刻的内涵,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

(一)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课件出示】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世界中。】

 要求学生想象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景。

 3.讨论归纳。

 《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明确〕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

 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二)倾情诵读。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    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明确〕 舒缓、温馨、深情的。

 3.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

(三)深入探究。

 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画面美,品味了诗歌的情感美。这些美都源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表达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

 〔明确〕 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四)创意表达。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请用“我要变作……”说话。

 【生独立想象,组内交流,教师点评。】

 示例:(1)我要变作一条清清的溪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容光焕发!

 (2)我要变作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的炙烤。

 (3)我要变作一股清风抚摸着妈妈;我要变作水中的涟漪,当妈妈沐浴时,把妈妈吻了又吻。

二、研读《荷叶·母亲》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诗歌内容,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进而理解诗歌主旨和意境。

(一)反复诵读,熟悉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①标出生字、生词,查阅工具书。②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③引导学生评价。】

 2.再读课文。

 【男女生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结合。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二)感知课文,初读印象。

 1.文中都写了哪些时候的红莲?

 〔明确〕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2.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文章主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

 〔明确〕 母亲。

 3.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写母亲是抒情,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生根据问题提示,展开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示。】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明确〕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为什么4~6自然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明确〕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三、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两首诗歌都是赞美母亲的,在学完两首诗歌后,学生会受到很大的启迪,借此机会,让学生组织语言对母亲表露心声,既是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其情感的熏陶。

 《荷叶·母亲》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示例1: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示例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示例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示例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能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但是不管怎么样,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1.搜集泰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理解诗歌含义。

 2.回家做一件实事,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金色花母子情深

 

08范文网 https://www.tjltjs08.com

Copyright © 2002-2022 . 08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